新华社乌鲁木齐/塔什干9月20日电 题:一朵棉花承载的坚守与梦想
新华社记者葛晨 张家伟 郭雨祺
乌兹别克斯坦人谢尔佐德·多纳耶夫的棉田即将迎来收获。
“每公顷至少5000公斤。”20日,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棉田里,多纳耶夫信心十足地预测。
仅仅三年前,这还是不可想象的收成。自从用上中国的棉种和技术,他的棉田产量稳步攀升,几乎是过去的两倍,而人力、肥料、用水等投入减少了一大半。
多纳耶夫2020年开始接受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简称“新疆生地所”)专家们的指导,成为他所在的古瓦拉克村里第一个尝试中国节水棉花种植技术的人。三年来,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翻新了房子,还买了新车,家庭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对多纳耶夫来说,收入增长固然重要,但他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被称作“白金之国”。然而,无数乌兹别克斯坦棉农的生计,正面临咸海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
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交界处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对比卫星照片就能发现,咸海面积缩水触目惊心。从1960年到2020年,咸海湖面面积从约6.7万平方公里缩减到约6000平方公里。经过近5年的联合科学考察,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家在2022年底联合发布阶段性研究报告说,气温升高造成的蒸散发量增加等是造成咸海面积急剧缩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修复咸海生态的治理方案。
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曦指出,节水技术是中亚国家生态解困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大量水资源被用于棉花种植,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耗水量大的问题。
中国的节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新疆的棉花产地,膜下滴灌技术经过多年推广,已经普及。
9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附近五家渠市的一片棉田,棉农巩伦全查看棉花长势。新华社记者 周生斌 摄
9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附近五家渠市的一片棉田,棉农巩伦全查看棉花长势。新华社记者 周生斌 摄
距乌鲁木齐不远的一片棉田里,棉农巩伦全一边回忆,一边挥舞双手演示当年“大水漫灌”的做法。“以前每到春季、冬季都要大量灌水,那对地面平整度要求很高,高一点低一点的地方都不容易出苗。”他说,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每亩地一年至少省水500立方米。
这是9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附近五家渠市拍摄的棉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生斌 摄
早在2019年,新疆生地所与乌兹别克斯坦水利部水问题研究所就签订协议,共建节水棉田示范区。同一年,该所与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签订咸海生态治理协议。目前,新疆生地所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成一批节水棉田示范区,未来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
多纳耶夫的棉田就位于这些示范区之中,当地棉花以前每公顷产量也就2000多公斤,如今却已经超过4500公斤。这一成功经验吸引越来越多关注,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卡什卡达里亚州的这个小村庄,学习中国经验。
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刘铁说,这些在乌兹别克斯坦使用的技术并非中国经验的简单复制粘贴,而是科研人员通过一系列试验和本土化改良不断摸索出来、最适合当地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多纳耶夫特别佩服“勤劳、真诚”的中国专家,“他们甚至比我还关心我家的棉花,只要我有需要他们马上就会赶过来”。
咸海生态危机的危害远不只是水资源短缺。裸露的湖底形成巨大的露天岩层,成为沙尘暴、盐尘暴的来源。有研究显示,这些沙尘和盐尘波及范围极广,西至挪威、北至西伯利亚,向南覆盖伊朗高原,此外也可能影响中国西部地区。
陈曦说,经过两国研究人员测算,如果在乌兹别克斯坦主要产棉区大范围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每年预计节水80亿至100亿立方米,能有效维持咸海湖面面积,减少盐尘暴发生。
为进一步解决咸海生态问题,两国研究人员通过遥感和实地调查,查清了咸海盐尘暴的发源地。陈曦说,那是一片大约8000平方公里的区域,未来计划用中国的技术治理,有望使盐尘暴减少70%以上。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化工程大学副教授沙姆树德·阿科玛洛夫长期与中国科学家们合作,致力于共同寻找咸海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他说,咸海生态危机是一个跨国家、跨地区的世界级难题,“解决之道就在于科技合作”。
从2017年出台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到2023年5月发表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路径愈加清晰、机制日益成熟,为开展生态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咸海生态危机、治理荒漠化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改善生态环境的努力,艰辛而漫长。在中亚多年从事生态环境研究治理的刘铁,因棉花与当地人结缘,也目睹了他们对中国方案越来越认可、信赖,参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热情越来越高。
他的梦想是把中国的节水种棉技术推广到中亚更多的地区。这注定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他说:“为了共同的家园,再多的付出都值得。”(参与记者:刘恺、马峥、周生斌、李奥、张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