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 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这将对当前巴以局势发挥怎样的作用?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又在如何用实际行动缓解人道主义危机,让中东重回和平稳定?一起来看本期《蓝厅观察》。
面对已持续一个多月的加沙地区冲突所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在21日举行的峰会上,中方再次强调当务之急是立即停火止战,停止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释放被扣押平民,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国际社会要拿出实际举措,防止冲突扩大、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稳定。中方还再次明确了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的中方立场。
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磊对《蓝厅观察》记者表示,中方在讲话中强调了三个“当务之急”。这是今天应对巴以问题必须要做的,而且是立即要做到的事情。中方同时也提出要贯彻落实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两国方案”,这也是应对巴以问题的长期根本之策。中国站在当下,同时立足长远,为解决巴以问题提供了根本的、治标治本的解决方案。一系列主张和倡议,体现了中方在推动巴以问题解决上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推动巴以问题能够实现更加全面公正持久的解决。
中国外交部长同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外长、负责人及相关政要深入沟通,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等访问中东多国并出席开罗和平峰会。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不断为推动冲突降温、保护平民而努力,为扩大人道救援、防止人道灾难而奔走。
就在上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中方推动出台本轮巴以冲突以来首份安理会决议,聚焦人道主义关切。中国已通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联合国机构提供了2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通过埃及向加沙地带提供了价值1500万元人民币的食品、药品等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在21日举行的峰会上,中方还表示将根据加沙人民需要,继续提供物资援助。
国际问题专家认为,中国在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的同时,更在用实际行动为推动巴以局势降温,缓解人道主义危机,让中东重回和平稳定,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牛新春在接受《蓝厅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巴以冲突上,中国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的立场是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巴以和平的角度出发,从整个中东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立场出发。事实证明,中东各国甚至世界上多数国家对中国在中东发挥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巴以问题上发挥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抱着越来越大的期望。
11月20日至21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来华访问,就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长期立场给予高度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外长联合代表团将中国作为了国际斡旋的第一站,外界认为,这不仅表明了对中国的高度信任,更体现了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优良传统。
阿联酋战略学者易卜拉欣·哈希姆对《蓝厅观察》记者说,在我们的地区,人民和政府认为中国在解决巴以冲突中扮演着公平、公正、客观的重要角色。中国近期帮助沙特和伊朗达成和解,而和解为地区带来稳定。当前危机发生后,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开展出色行动。中国针对我们的地区提出了一系列倡议,所有这些倡议,让本地区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看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更重要角色,以及帮助我们地区实现和平稳定的意愿。
22日,以色列政府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分别宣布,双方达成一份为期4天的临时停火协议,主要涉及交换被扣押人员等。但具体生效时间还没有对外公布。
目前巴以冲突局势仍然面临不确定性。中方多次指出,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不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就没有持久的和平稳定。而正如中方所强调的,当前各方应将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有关决议要求落到实处,凝聚国际促和共识,以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制片人丨孙岩峰 章林
主编丨赵晶
记者丨黄达 王静修
摄像丨杨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