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筑牢兜底性 推进普惠型 力求多样化 金华日报头版丨金东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这里环境好、服务好,遇到问题可直接按墙上的电铃呼叫护理人员,生活有保障。”日前,在金华市金东区社会福利中心,来自赤松镇的高龄老人余建生正与亲友分享他的新生活。自今年10月启用以来,该中心已吸纳197名特困老人入住,成为金东区兜底养老保障的重要场所。
今年以来,金东区着力建设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以社会福利中心为样板,近年来,该区持续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扩建多湖敬老院、傅村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加快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建设及智慧养老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场所各项功能。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参与养老服务供给中的积极作用,建设金东百信医院、金东悦年怡养护理院、慈济老年康复医院等一批民营医养结合机构。
同时,该区聚焦“原居安养”,推动“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
在多湖街道金都美地社区,通过大力推广助餐行动,实行“普惠+特惠”优惠政策,妥善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题。“这里饭菜荤素搭配,既营养,价格又优惠,对老年人来说很方便。”居民李阿姨说。
除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实惠、便利、营养的助餐服务,该区还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和居家护理服务,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和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同时,该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均与当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医养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体检、保健咨询、营养餐制定、慢性病随访等“六个一”服务。
据悉,今年该区新建、提升改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个、照料中心6个,并为全区8200余名老年人实现助餐服务。
此外,该区依托养老服务“爱心卡”试点项目,通过财政投一点、集体担一点、社会捐一点、家庭出一点“四个一点”的方式,引导社会、集体、家庭等共同承担养老服务资金,将养老服务补贴由以前的低保低边对象扩大到因病致贫、困难优抚对象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其他60周岁以上的失能失智及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
截至目前,金东区已建成养老机构13家,拥有床位数2327张,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8家;全区已申领“爱心卡”8.85万张,为3287名重点老年人上门服务25万多人次。(金彩云记者 苏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