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遇见中国|美国艺术家马特·沃特森:享受在景德镇与中国人合作的每一天
2023-11-21 17:44:41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杨玉国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

  1000多年前,从景德镇出发的船只装载着精美的中国瓷器,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而今,在景德镇,也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里寻找创作灵感,体验陶瓷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生活在景德镇的美国艺术家马特·沃特森“遇见中国”、“遇见景德镇”的故事。

  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的景德镇,有着近2000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走在景德镇,随处可见陶瓷元素,美国艺术家马特·沃特森的工作室就藏在景德镇一条看似普普通通的小道上。

  “我叫马特·沃特森(Matt Watterson)。我在景德镇生活和工作已经五年了,主要是做陶瓷,也做一些公共雕塑或装置作品之类的,但主要是在做陶瓷。”

遇见中国|美国艺术家马特·沃特森:享受在景德镇与中国人合作的每一天

马特·沃特森(Matt Watterson)(资料图)

  马特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艺术世家,如今他已经在景德镇生活、工作了五年。马特的工作室是个两层小楼,其间既有高达两米的陶瓷烧制炉,也摆放着大小不一、琳琅满目的各色陶瓷制品,轻轻敲击就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

  马特告诉记者,第一次与景德镇“结缘”,是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在那之前,他完全不了解中国或景德镇,只是听人说起千年瓷都之后,才开始对这座古老的中国城市产生了兴趣。

  马特:“当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位来自景德镇的访问艺术家来到我的学校。那是我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他的工作室就在我家旁边,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他跟我说,你应该来景德镇看看,然后我就来了,再也没有离开过。”

  五年前马特来中国的第一站就是景德镇。他说自己原本只是想来这里旅旅游、采采风,找找灵感,但没想到,一来就爱上了这个城市,爱上了这里的人们。

  马特:“我之前真的对中国或景德镇不太了解。那个景德镇的中国朋友告诉我,这里的陶瓷生产制作行业以及整个城市的历史都是基于瓷器产生的,这让我的兴趣达到了顶峰。我非常高兴我来了,我真的爱上了这座城市、这里的人和一切。”

  来到这里的马特,开启了许多之前没尝试过的新创作。例如,学着制作最能代表中华古典美学的蓝白青花瓷。

  马特说,这座城市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给予了他从未有过的丰沛灵感。

  马特:“多年来,我一直在制作陶瓷杯子和其他东西。但在来这里之前,我还没有做过蓝色和白色。所以我想说,我最大的灵感之一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我真正感觉我可以沉浸其中,成为那段历史的一部分。这就是我的一些青花瓷作品的灵感来源。”

  在美国时,马特的艺术创作主要是“单打独斗”,所有环节都得靠他自己慢慢摸索。而在千年瓷都景德镇,马特惊喜地发现,创作也可以是博采众长。在这里,练泥、拉坯、印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等工序和制作瓷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深耕几十年、专精特长的老师傅可以一起合作。

  马特:“我在来景德镇与不同的师傅合作之前,心里对合作一直有一种渴望。中国师傅在自己的领域都非常专业。我可以经常向他们提出想法,他们可能会提供给我另一种方法,这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这种合作和过程非常有意义,我真的很享受。”

  和这些中国老师傅们交流、切磋、合作,让马特感受到,哪怕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背景,说着不一样的语言,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通过艺术产生深深的连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遇见中国|美国艺术家马特·沃特森:享受在景德镇与中国人合作的每一天

马特在景德镇划皮划艇

  从马特的工作室窗外望去,就是景德镇连绵起伏的、青黛色的山和蜿蜒清澈的河流,仿佛一幅水墨画。

  马特说,像他一样被陶瓷文化吸引、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在这里一起创作、生活、工作、交友,也在这里感受陶瓷艺术,音乐、山水画的魅力,更是逐渐与这座城融合在一起。他非常享受目前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状态。

 

  撰稿|汪一鸣

  签审|魏郁、李琳

  监制|蔡耀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