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兰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生态环境的向好,兰州市物种多样性的多度分布明显提升。特别是森林型的鸟类和动物种类明显增加和恢复,黄河兰州段湿地鸟类栖息地质量较高,大天鹅已逐渐成为黄河兰州段稳定的越冬种群。
近年来,兰州候鸟保护取得显著成效,鸟类种群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候鸟停歇地生态质量有效改善,盗猎等破坏鸟类现象明显下降。目前,黄河兰州段湿地停歇和栖息的湿地鸟类约有6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黑嘴鸥、黑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大天鹅、鸳鸯、鹮嘴鹬、白腰杓鹬、鹗)。种群数量较大的主要是鹊鸭、绿头鸭、斑嘴鸭、普通秋沙鸭和渔鸥等优势越冬水鸟。黄河沿线西固区达川镇段、安宁区银滩湿地、七里河黄河大桥下湿地、城关区元通大桥下湿地和滩尖子湿地、皋兰什川镇段、黄河大峡谷、榆中县青城段成为湿地鸟类的主要栖息地。
自2017年以来,兰州市林业局委托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开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调查与监测工作。调查发现,兰州市区陆生脊椎动物共有4纲28目88科435种,其中两栖纲1目3科6种;爬行纲2目7科15种;鸟纲19目58科331种;哺乳纲6目20科7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2种。“三有”动物308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中国特有种32种。(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