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读浙江·金华站”《金华文化地理》阅读分享会在金举行 仰望金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不妨从这本书开始
如果要从阅读一本书开始走读金华,你会选择哪一本?浙江图书馆、文澜读书岛重点推荐了一本书:《金华文化地理》。
3月16日下午,文澜读书岛152期、走读浙江·金华站《金华文化地理》阅读分享会在金华婺州古城八咏楼举行。活动由浙江图书馆主办,金华市图书馆、金华市博物馆、金华晚报承办,钱报读书会、连麦杭州悦读会协办。
从书本出发,走读诗画江南。“2023年,浙江图书馆联合多方启动‘走读浙江’系列活动,读一本书,走一个地方,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这是‘走读浙江’第二季的首场活动,《金华文化地理》是一扇‘窗’,推开‘窗’,便能仰望八婺大地上曾经闪耀过的那些璀璨星辰。”浙江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谢贝妮说。
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的数十名书友齐聚金华,登临金华的文化地标八咏楼,聆听金华书友朗诵名家赞美金华的千古绝句,如谢灵运的《东阳溪中赠答》、李白的《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等。
脚踩大地,仰望金华文化的浩瀚星空
《金华文化地理》由金华日报社编著,中国市场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曾经经历了怎样的历史?通过《金华文化地理》,希望能部分解答这两个问题。”谈及创作初衷,该书主编,金华日报社高级编辑、金华文史馆研究员劳剑晨在阅读分享会上如是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沧海拾遗的背后,却是宏大的年代架构。2012年,金华日报策划了“金华文化地理”专题采访——一次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寻访之旅,组建了一支“金华文化地理”创作团队,团队多是扎根一线的年轻记者,一群情怀满满的人凑在一起,做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团队从脚下这块一亿年前横空出世的金衢盆地出发,从恐龙时代开始,以历史朝代为时序,首次系统梳理了金华的文化脉络: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流传在八婺大地的历史传说、金华各县市建制史、历史文化名人、璀璨婺学、南宋金华经济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如何做到不能戏说?这本书有一个特点:所有的文章重在实地探访,是用脚底板走出来的。”劳剑晨说。根据选题要求,寻找人文遗迹,拜访文化名人,解读地域性格,诠释文化特点……将历史记载中的寥寥数语,再现为生动可感的现实情境。16个专题,120多篇文章,40多万字,绘就了一幅金华历代社会文化生活简图。
很多人提到金华,第一反应是想到金华火腿、双龙洞。“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曾经为中华文明做了很多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上佳表现。”劳剑晨如数家珍:上山一粒米成为万年中国的重要实证;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只有100多人祀曲阜孔庙,而金华就有五位;丽泽书院是“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婺剧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发源于金华山的黄大仙文化远播海内外……
正如书中这样写道:“从古至今,八婺大地上的人们创造了多少光辉灿烂的文化景观。它们如星辰一般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闪光,而我们却时常忘记抬头看一看……仰望星空,不仅仅是仰望,同时,也要以星星的光芒来观照自身,观照当下——那些脊梁和精神,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
带着一本书,读懂金华
劳剑晨是一个新金华人,19岁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分配到东阳,当年他借了一个板车,把行李从汽车站搬到招待所,再到金华日报,一晃40多年。对于这段人生经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优秀阅读推广人劳月很是感慨。“凭着对金华文化的热爱,通过点滴积累,带领团队厚积薄发,编了这本书。一个人爱一座城,确实是可以培养的。”
《金华文化地理》一书的背后,劳月看到了一份热爱。热爱可抵万难,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终有一天,它会回馈于你。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此后多年,“金华文化地理”团队先后推出了“金华抗战老兵口述实录”“穿越379年 重走霞客路”“金华古道”“二十五史金华名人今访”等大型采访活动,大多已结集出书。
在劳月看来,你对金华了解多少?金华文化有多美好?怎样认识金华文化?《金华文化地理》一书提供了一条具体途径和脉络,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妨顺着这条途径去走读金华,能了解不一样且不一般的金华。
“世界义乌”“亚洲横店”“中国永康”……这片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金华人是有其烙在骨子里的独特文化基因,不妨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中去找原因,正如书中所言:“金华的文化特点,不仅仅相比较浙江其他地区具有殊异性,同时,金华各个县市、各自的文化特征都非常明显。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树如此,人亦然。”
“过去我们的一些旅行,更多的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多半是源于不了解。金华来过好几次了,再来金华的意义在哪里?读了这本书,发现自己忽略和错过了很多风景,书上的很多地方,都值得再来几次深度游。”书友顾云涛说。
书友寿葛平认为,这样的文化走读活动非常有意义。他曾到过磐安的乌石村,当地的原生态以及乌石砌成的老屋令他印象深刻,直到他看到书中记载了金华境内火山地质故事,让他感到既熟悉又新奇。不少书友表示,会循着书中内容,打卡金华更多的文化地标。
“文化、地理,往往是了解、宣传一座城的重要领域,这本书的主题,恰恰就有这两个关键词,它也许并没有那么全面,也有些留白,留待后人继续完善补充,好在它提纲挈领地让大家了解金华。建议大家带着这本书,去读懂金华,去领略金华的文化地理之美。”谢贝妮说。
金华市图书馆馆长徐进表示,让图书走出“深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地传承弘扬金华地方优秀文化,是金华市图书馆一直努力的方向。“金华拥有像《金华文化地理》等一大批优秀地方文化书籍,这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将深入发掘这些书籍承载的优秀文化基因,借鉴‘走读浙江’这类阅读分享活动的先进经验,注重互动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金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为契机,寻找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地方优秀文化深入人心。”(许健楠/文 黄泽振/摄 张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