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牧民增收。实施高标准农田不仅让小地块变大地块,也让地方农业种植实现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真正地实现了“让耕地变好了、产量提高了、效率提升了,农牧民带动起来了”的任务目标。
近日,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大场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加班加点地穿梭在田间地头,开展土地平整、开沟挖渠、管道填埋等作业,数名专业技术工人正在熔接主管道,五六名农牧户也在施工现场详细了解自家地块施工情况,对项目进展、工程材料、具体位置、发现疑问等及时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沟通,多方配合监督,共同保质保量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自家希望的田野上。
“大场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分2标段7531亩,地块大多都相连在一起,最多的户子20多亩、最少的户子1亩多地,这种现状既不方便共同种植,务工时节还影响种植效率、增加种植成本。这次实施高标准农田后,大家将按照镇党委、政府交付的目标任务,在完成基础地界指导、管道填埋监督的工作后,探索运营‘统种共富’模式。近期,通过镇村两级同步开展具体地块测绘、农户意愿摸索等工作,有意愿参加的户子还是挺多的,后续我们将尽快完成具体地块选择和农户协议签订工作,并对具体的业务程序流程进行办理,保质保量实现高标准农田使用价值,真正地为农牧民带来真真切切的实惠。”大场子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石锦平介绍。
2022年,在城川镇马鞍桥村、二道川村建设高标准农田6000亩,共涉及4社209户867人。通过两年多的探索运营,参考仪表数据,年平均节水量可达23.85万m³;粮食增产量突破72万公斤、增值约151.2万元。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2024年,城川镇实施的2.78万亩高标准农田是一个‘紧时战’。年前,按照相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在参考现有摸排数据的基础上,全镇各拟实施嘎查村大力配合旗农牧局采集地块实情、征集户主意见、规范勘测实地。年后,3月末完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招标工作,在农时紧急的当下,各招标实施工方加时加点,计划在4月中旬就完成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科技推广等具体工作,确保工程能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城川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贾志伟介绍。
全方位推进旗委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任务,有效地带动地方农牧民实现“共同富裕”。4.2万亩玉米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2.78万亩高标准农田、1万亩辣椒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玉米单产提升项目……
近年来,城川镇始终把粮食安全第一责任摆在首位,着力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精准发力。镇村两级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人才聚焦切实举措,示范带动、连片推进、高效发展实施原则,坚持建管并重,集中推进落实,压实多方管护,实现了“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粮田”变“良田”,有力促进了农牧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有效地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更强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文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