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校地融合促文化创新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6-04 17:56:02

  6月3日,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湖南非遗民间美术技艺作品展示暨美术教育实习成果展在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馆举行。据悉,本次展览共展出非遗传承人作品214件,齐白石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大学生作品377件,以及中小学生作品510件。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校地融合促文化创新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604092412

活动现场 摄影 曹菲

  展览现场,由湘潭江声实验学校制作的“传承之树”和“创新之树”,牢牢吸引了观展者的眼球;彩纸折叠、油纸伞、蜡染、扎染、皮影等,也引得众人纷纷拍照打卡。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校地融合促文化创新_fororder_传承树

湘潭江声实验学校制作的“传承之树”和“创新之树” 摄影 曹菲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校地融合促文化创新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604092355

孩子们制作的《好戏登场》 摄影 曹菲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校地融合促文化创新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604092348

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馆学生们做的创意扎染婚纱 摄影 曹菲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校地融合促文化创新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604092342

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馆学生们将蜡染与国风相结合 摄影 曹菲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校地融合促文化创新_fororder_皮影

湘潭纸影 摄影 曹菲

  “非遗进校园,为孩子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感知古老文化遗产的魅力打开了一扇窗。”活动现场,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院长赵湘学表示,彰显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深化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非遗事业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5年前,一次突发奇想,赵湘学将非遗“火种”播撒于课堂。“每年我们都有大量学生要出去实习,那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地方文化中寻找艺术灵感呢?”自2019年起,赵湘学便致力于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考察与教育实习有机结合,提高大、中、小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创新意识,通过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5年后,这团星火烧得愈发旺盛,也照亮了非遗传承之路。截至目前,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师生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共走进湖南7所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近距离接触、深层次了解中读懂非遗。

  “非遗美术如同一扇窗,为我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不仅学会了技艺,更重要的是理解了每一种记忆背后所承载着的历史与文化,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造力。这种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谈及学习的感悟时,浏阳市新文学校学生代表刘静青尚说道。

  “我们要将这个活动长期举办下去,要越做越大,让更多的人了解湖南非遗,让我们的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主动地去接纳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赵湘学看来,非遗进校园让文化走到年轻人身边,这无疑是一种双赢。“当非遗与年轻人相遇,传统就有了延续的希望;当年轻人拥抱非遗,优质文化也将助力青年成长。”赵湘学说。

  随后,湘潭纸影传承人吴升平、彩纸折叠传承人贺桂华、石鼓油纸伞传承人周汉宇、踏虎凿花传承人李铁骑、苗画传承人梁德颂、蜡染扎染传承人王曜向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馆捐赠了8件艺术精品,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慧向捐赠者颁发捐赠收藏证书,并宣布展览开幕。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9月3日。

  开幕式结束后,88岁的湘潭纸影戏传承人吴升平还向众人表演了《岳飞平金》,清脆的锣鼓声与嘹亮的戏腔在展厅回荡,刻画精细、色彩鲜艳的人物在此刻“活”了起来,湘潭纸影戏将经典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文 曹菲)

编辑:佘颖慧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