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1岁的王海军的记忆中,在故乡湖南衡阳县长乐地区生活的日子里,钟表,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环。
上中学时母亲为他戴上的第一块手表,姐夫第一次来家里时为父母准备的手表礼品,乃至同村成年人离家后做的活计,都随着钟表而转动。
这是居住在长乐地区村民们的集体记忆。
时光在钟表“滴答”声里流逝,长乐地区也变为如今的井头、关市两镇,但长乐地区约3万名钟表行业的产业工人,却在行业里坚守,并陆续踏上回乡的路途。
游子归乡
长乐又响钟表声
湖南嘀嗒钟表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开业大吉”的花篮还未撤去,3层厂房都已进入生产时间。
5月28日,衡阳县举行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企业集中开业仪式,13家企业由此正式投产,湖南嘀嗒钟表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这是企业的开始,也是产业的回归。”该公司负责人王海军听着厂房里持续的“嘀嗒”声,深有感触。
表壳生产场景 摄影 李芳森
王海军的家乡长乐地区,是衡阳远近闻名的“钟表之乡”,约3万名村民投身于钟表行业。“光是我们村里,就有20多个老乡做钟表。”
而王海军家里的“嘀嗒”声,却响得没那么早。“长乐的红薯粉条有名,我们夫妻就从2007年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每年20万左右的收入虽不少,但看着妹夫家因从事钟表行业,家中不断添置的“家当”,王海军心动不已。
2014年,毫无经验的王海军凭着一股子胆量,揣着7年做生意的全部存款,一头“扎进”广东的钟表商海。“租了间厂房,请了几个长乐的老乡,就开始接单生产。”
王海军没想到的是,开张半年,收入就接近之前一年的收入。在长乐老乡的技术支撑下,王海军的钟表企业扩展到了30来人规模、上千万产值。
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 摄影 李芳森
2022年,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启动招商,王海军听闻后便心动了。“外面再好,也想念家乡和家人。”除了思乡情切,产业园的发展也让他心动,目前已签约入驻的钟表上下游企业133家,现已投产89家,组成了全国首个集钟表研发、生产、销售、文化旅游博览于一体的钟表全产业链项目。
感受着家乡的钟表产业的发展势头,王海军期待着企业能再上一层楼。
品牌回归
“南岳”再次成“高峰”
“看看,这可是我们自己品牌的手表。” 在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灵军着重介绍起自己佩戴的手表。
能让一位从事钟表行业20多年的企业负责人如此推崇的品牌,自然不一般。“南岳牌,我们衡阳自己的手表品牌。”说到这里,唐灵军毫不掩饰骄傲之情。
南岳牌手表 摄影 李芳森
南岳牌,曾是手表的“高峰”。
1985年,集中了郑州、南京、揭阳、衡阳四个手表生产厂科技人员力量的研发组,在衡阳设计出第一款南岳表,并顺利出厂。
时间荏苒,南岳牌逐渐在时光里迷失,退出市场。
“多好的品牌,值得传承下去。” 2014年,在广东钟表行业闯荡多年的唐灵军回到家乡,主动与衡阳西渡高新产业园区衔接,签订投资兴业合同,成立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
在家乡兴业同时,唐灵军也开始计划“南岳”品牌的回归之旅。“走访原来的老厂长,前往上海、天津、辽宁、杭州等地的手表厂,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技术支持。”
一年半走访调研、3年研发生产,唐灵军期待的“回归时刻”,也终于到来。
机械机芯制作场景 摄影 李芳森
2020年7月29日,唐灵军以低价获得了“芙蓉”和“南岳”手表品牌的传承,并接连推出多款手表产品。
2023年12月25日,作为钟表产业园钟表产业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衡阳钟表产业园机械机芯项目试业,标志着衡阳钟表产业链全链条打通,钟表产业正式进入“衡阳时间”。
“我们已研发出两款机械机芯,每个月的产量约2万只。”唐灵军介绍,公司有5款机械机芯正在研发中,希望能达到每个月10万只的目标产量。
南岳手表的每一个零件,由此都出自家乡。唐灵军仿佛看到,“南岳”将再次成为手表行业里的“高峰”。
抱团发展
墙里开花内外香
一年的时间,31岁的陕西汉子霍保军,完全习惯了在衡阳县的生活。“火辣的口味,和陕西一样。”
让霍保军更加习惯的,还有衡阳县干事创业的火热氛围。
“当时首先是客户邀请我们来考察钟表产业园,说这会是个企业发展的好机会。”这份“火热”,在霍保军看来,是和当地人对家乡发展的期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份对家乡的感情,首先便得到了我们的信任。”
表带的表层处理场景 摄影 李芳森
衡阳县钟表产业园的首次考察后,霍保军觉得这份信任变得更加深厚。“钟表产业配套供应链完善,还有当地的营商环境,都帮助我们坚定了投资兴业的信心。”
2023年3月16日正式签约,8月8日,湖南衡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产,霍保军出任公司总经理,前后不到5个月。
“免税政策、装修补贴、设备购置补贴、厂房免租2年……给我们省下了大概400万的成本。”霍保军表示,衡阳县的拳拳诚意,也让他们抛下异地投资的包袱,在近一年里投资5千万元用于生产。
霍保军所在的公司,主营业务是PVD真空离子镀膜,具体是给手表进行表面处理,增强手表的美观性和功能性。一年的生产,湖南衡钛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达到了每月300万元。
工作人员在处理表带 摄影 李芳森
钟表行业的产业之花在衡阳县尽情绽放,芳香也在“墙里墙外”弥漫。霍保军认为,当地凭借钟表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本地和外地企业家前来投资。
虽不是自己家乡,霍保军也愿意为衡阳县钟表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今年,2家钟表企业应霍保军邀请,亦正式在衡阳县投资、生产。(文 李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