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为严肃
落日
在海滩上
未留一句遗言
便与天涯的一株向日葵
双双偕亡
一块木头
被潮水冲到岸边之后才发现”
——洛夫
洛夫的一首千行长诗《漂木》,拉近了湖南衡南县与世界的距离。
洛夫,湖南衡阳市衡南县人,国际著名诗人,曾凭长诗《漂木》于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在国际诗坛被誉为“诗魔”。
2023年6月28日,洛夫文学艺术馆在衡南县城开馆,诗意由此在衡南流淌。
诗歌高地
“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
夏至的阳光,把白天的长度拉到极致,草木尽情舒展自己的枝叶。衡南县云集镇,树荫掩映下,便是洛夫文学艺术馆。
这是诗意栖息之地,8个展厅,具象化了洛夫的诗意人生。
洛夫文学艺术馆前厅 摄影 李芳森
“水墨微笑”书法艺术厅,展陈了洛夫书法作品60余幅;
“雪落无声”手稿实物馆,展示了洛夫3000余页珍贵创作手稿、信函、证书等;
“风的缘故”诗歌艺术厅,600多张照片、音像资料和实物,在声光电等现代综合展陈技术的衬托下,讲述了洛夫在诗歌中漂泊的一生,以及在不变的乡音里的赤子之心……
游客在欣赏洛夫的书法 摄影 李芳森
这份诗意,也吸引众多诗人来到衡南“采风”。
2023年12月21日,洛夫文学艺术馆获评全国首家“现代诗歌名人馆”,著名诗人舒婷、诗学家陈仲义揭牌,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雁西,诗人胡丘陵、箫风、陈群洲、倮倮参与揭牌仪式。
“洛夫文学艺术馆布展非常现代,藏品丰富,衡南文化厚重,涌现了一大批诗人,不愧是诗歌之乡。”舒婷在参观洛夫文学艺术馆后表示,临走时,特意写了“诗乡怀友”,表达了对老朋友洛夫的深切思念。
这片诗意栖息之地,也因此成为诗歌高地。
文旅地标
“窗子外面是山,是烟雨,是四月”
迈过洛夫文学艺术馆的门头,诗意便扑面而来。镂空设计的墙面,方正的木砖填充其中,木砖上镌刻着洛夫的诗歌《漂木》。
“《石室之死亡》和《漂木》是洛夫的代表作,石块与木砖就隐喻这两首诗。”洛夫文学艺术馆馆长罗诗斌介绍,这些布展时的“匠心独造”,处处蕴含着诗意。
抛去视觉的寻觅,一阵清脆的风铃声送来诗意阵阵。声音因何而来,正是“因为风的缘故”。
艺术馆成了“打卡地” 摄影 李芳森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永远青春。”在开馆后的一年里,罗诗斌看着艺术馆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这里处处都能‘出片’。”移步换景,天井侧的玻璃幕墙上,都镌刻着洛夫的名篇诗句,在旁边的座椅上随意一坐,诗意便成为照片背景。
除了静态的展馆,不定期的讲座更值得“打卡”。为帮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和读懂洛夫,进一步提升文学素养,展馆不定期邀请舒婷等名家前来开讲座,并举办“漂木读书会”。
相比于名家讲座,艺术馆也成为当地诗歌爱好者间交流的不二选择。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观大师风采,品诗意美学。”随着主持词在馆里响起,衡南县明德小学君雅阅读工作室,在洛夫文化艺术馆开启了“观大师风采,品诗意美学”的寻美之旅。
观展馆陈列、听大师故事、诵洛夫诗歌,诗歌爱好者对于洛夫和诗歌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
诗意蕴藏在展馆的各个位置 摄影 李芳森
为不断提升洛夫文学艺术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衡南县以衡阳承办湖南省第三届旅发大会为契机,扩大“洛夫文化IP”影响力,让“洛夫文化IP”“活”起来、“潮”起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衡南文旅资源“破圈出彩”。
开馆一年来,洛夫文学艺术馆已接待海内外嘉宾10万余人次,逐渐成为衡南的文旅新地标。
永恒故乡
“这乡音,就是我守护了一辈子的胎记”
洛夫曾说,自己向来有两个“不治之症”:一是健忘,二是他怎么也忘不掉的东西——他的乡愁。
洛夫一生经历了国家、民族与个人的重重磨难和失根的漂泊。
罗诗斌,也曾直接感受过洛夫的这份乡愁。
罗诗斌在观看洛夫的诗歌手稿 摄影 李芳森
2006年,一封从温哥华寄到衡南的信,让罗诗斌喜出望外,因为信封上的署名是洛夫。热爱诗歌的罗诗斌,彼时正同一帮文学爱好者,创办一份民间刊物。怀揣着一腔文学热忱,他们把刊物寄给了远隔重洋的洛夫。
“衡南是我的出生地,在那里度过美好的童年,和白马般的少年。衡南是我永远的梦土,生命的原乡;尽管由天涯到海角漂泊了大半辈子,但有一根看不见的脐带,就像风筝的绳子一直紧紧地系着我,深深地缠着我。”没想到,洛夫不但回了信,还在信里给刊物重新题名为“荷风”。随信寄来的,还有他撰写的一篇刊首语。
衡南盛产莲子,荷池处处,每逢盛夏,荷香四溢。“荷风”于洛夫而言,是记忆里故乡的意境。直到如今,“荷风”仍轻拂着洛夫的家乡。
馆里的文创产品也受到游客们的喜爱 摄影 李芳森
这份乡愁,也召唤着离家的游子归家。在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当日,便有不少台湾同胞闻讯而归。
开馆一年间,60多岁的台胞张佳武,已两次渡过海湾而来,每次过来,都会把背包装满。
洛夫的诗歌,承载着乡愁这个胎记,连接着两岸的内心,也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纽带。
2004年6月25日,加拿大外交部长彼塔·哈维德尔(petar havder)前往北京中国外交部拜会,并当场赠送洛夫撰书的行草新诗对联。
罗诗斌说,开馆的一年里,有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远渡重洋来到馆里参观。
诗意衡南,让世界聆听。(文 李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