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安吉蝉花采收节在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举行。蝉花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2021年蝉花被国家卫健委批准为新食品原料,这让蝉花进入了食品领域,并迎来快速发展的趋势。
野生蝉花生于竹林,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名贵中药材,被誉为“竹林瑰宝”。过去,民间百姓常于夏季深入竹林挖蝉花,用来煲汤滋补身体,但1年仅有1期采收,且数量不多,因此其价颇高。
为保护生态平衡,在林业、科技等部门的指导下,浙江好溢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报福镇当地丰富的竹林资源,联合浙江大学开展人工培植蝉花的研发。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的带领下,推动蝉花传统中医药虫草类真菌的研发,并在一年内实现了转化落地,实现了人工培植蝉花1年采收12期的培育成果。据悉,该公司年产蝉花子实体可达30多吨,通过对蝉花子实体进行深加工,形成健康产品并销往全国,年产值达3000至4500万元。

第二届安吉蝉花采收节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在蝉花采收节活动现场,该公司被授予2024年湖州市农业“大好高”项目、2023年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A类项目等;此外,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分享了临床应用报告以及蝉花茶饮等衍生产品。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王会玲表示,蝉花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拥有多种氨基酸以及粗蛋白、腺苷、虫草酸等,在相关方面有很好的药用和保健功效。
为助农增收,该公司建立了“企业+农户”的生产合作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菌株和生产设备,农户进行蝉花培植,并由企业定向回收蝉花子实体进行统一销售。“人工培植的蝉花菌丝与野生蝉花成分基本一致,而且人工培植实现了每月采收,一个蝉花智慧培植屋一年可创收4万多元。”浙江好溢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权说,随着蝉花培植技术的逐步成熟,这项致富项目也深受周边村委和农户的青睐,接下来将扩大“企业+农户”的生产合作规模,带动乡村振兴和更多村民共富发展。(文/图 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