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30日,由总台非洲总站、埃塞俄比亚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为期10天的“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巡展埃塞俄比亚特展顺利闭展。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盟和埃塞代表比苏瑙特、埃塞俄比亚旅游部国务部长吉尔马、中国驻埃塞俄比亚使馆公参申钦民,以及埃塞俄比亚广播公司、埃塞俄比亚通讯社等国际组织、政府部门、文博机构、媒体代表在内约80位中外嘉宾参加了闭展仪式。
穿越时空 文明对话
与会嘉宾在闭展仪式现场表示,良渚文化展为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渊源提供了近距离视角,并高度赞赏中国与埃塞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互动与互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盟和埃塞代表比苏瑙特庆祝“何以文明·遇见良渚”埃塞俄比亚特展圆满收官,表示此类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可和尊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坚信,没有强大的文化成分,任何发展都不可能持续,只有以相互尊重和文化间开放对话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
埃塞俄比亚旅游部国务部长吉尔马感谢总台把博大精深的良渚文化带到埃塞俄比亚。吉尔马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维护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是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力量之源,也是各国特色之所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在北京召开,这次展览不仅凸显了中埃塞两国日益加深的多元合作关系,也为未来的对话与合作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使馆公参申钦民首先祝贺埃塞俄比亚梅尔卡·昆图尔和巴尔奇特考古与古生物遗址今年入选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表示中国和埃塞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消弭文化冲突的最佳实例,证明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共存、和谐共生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也对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吉昆古通过视频致辞表示,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标志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得到国际认可。“何以文明·遇见良渚”这样的特展值得效仿和大力推广,不仅为中非展示各自文明和自然奇观搭建了桥梁,对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也潜力巨大。
南非文化艺术与遗产博物馆馆长马特卢发来视频,感谢“何以文明·遇见良渚”为博物馆间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增进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总台在促进中非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展示不同文明的瑰宝提供了重要平台。南非博物馆期待今后能与中国的博物馆有更多互动合作。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吉昆古(左)和南非文化遗产博物馆馆长马特卢(右)通过视频为特展闭展发来祝福
总台非洲总站站长宋嘉宁代表总台致辞时表示,中华文明与埃塞俄比亚文明都跨越千年赓续发展,也都在与外来文明的互动中持续进步。文明互鉴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宋嘉宁呼吁中非媒体携手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美美与共 和合共生
闭展仪式上,艺术家和与会嘉宾还通过多元形式表达了在对话中寻找共鸣,在共鸣中深化理解的文明互鉴精神。
在北京出生、成长的埃塞俄比亚青年艺术家安娜·阿尔玛分享了她与中国结缘的故事,并展示了她以良渚文化为创意源泉而创作的画作《寻梦文明起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盟和埃塞代表比苏瑙特、埃塞俄比亚旅游部国务部长等嘉宾为“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巡展书写寄语,祝愿中非人民构建更加紧密的情感纽带,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总台非洲总站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制作的纪录片《万里为邻》的同名宣传片。从“跨越山海”的互联互通,到“走向美好生活”的民生改善,再到“热土孕育希望”的共同发展,《万里为邻》全方位展现了中非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以及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决心。
数智赋能 古物新生
仪式最后,总台非洲总站站长宋嘉宁和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馆长戈玛耶共同启动了“非洲数字博物馆”展播活动。戈玛耶表示,在数智技术的支持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建和保护获得了新生。他感谢总台提供的数字平台和数字技术,让埃塞俄比亚珍贵的文明遗产不仅能够跨越地域限制,也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隔阂,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和共享。
“非洲数字博物馆”展播活动将持续一个月,以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露西”化石为首发,通过数字形式在非洲总站官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展示非洲各国知名博物馆经典馆藏,助力构建中非高水平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石。
埃塞俄比亚国家电视台、埃塞俄比亚通讯社、埃塞亚的斯亚贝巴电视台、肯尼亚广播公司、南非独立传媒、赞比亚5FM电台、卢旺达非中评论网、内罗毕评论网、开普敦亚洲形象咨询集团等非洲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覆盖受众超过4亿。
监制丨宋嘉宁 李培春
主编丨赵震
策划丨吴婷
记者丨李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