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牛苹果
当下,天水市秦州区各镇陆续迎来了苹果的采收季,全区31万亩苹果喜获丰收。在各个果园里,果树葱郁、苹果满枝、果香弥漫,一片繁忙又喜悦的丰收景象。
中梁镇是秦州区最早种植苹果的区域,这里的大多数果农都跟花牛苹果打了半辈子交道,中秋过后,龙凤村果农刘根祥种植的苹果成熟,即将进行采摘。“我这个园子有五亩地,三百多棵树,种了二十几年了,现在是盛果期。”刘根祥说。
果农在果园采摘苹果
六年前,天水卓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梁镇马周村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苹果,结合市区老果园改造的好政策,全部栽植了花牛苹果,经过六年的发展,2024年首次开园销售。
果农在果园采摘苹果
中梁镇是秦州区的果业大镇,苹果、樱桃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目前,果园面积达4.3万亩。近年来,30%的果园出现了树种老化、果品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做大做强全镇果品产业,增加果农收入,中梁镇对全镇12个村、近万亩果园实施老果园改造和提质增效工作。
中梁镇耕地总面积4.5万亩,果品面积达4.3万亩,其中花牛2.4万亩、樱桃1.9万亩。据了解,花牛苹果亩均产量约5000斤,当前挂果面积约2万亩,总产量可达1亿斤。目前市场收购价在每斤2.5元以上,产值在2.5亿元左右。“果树种植与技术的支持是离不开的,我们发挥‘田秀才’‘土专家’的作用,在现场指导,‘传经送宝’,另外邀请区林果部门专家,常态化跟踪指导,对病虫害防治、产量、色泽方面进行指导。”中梁镇党委书记杨昭星说。
果农在果园查看苹果长势
同样,坐落于玉泉镇杨何村的绿康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花牛苹果也迎来了丰收。一个个色泽鲜艳的花牛苹果挂满枝头,清甜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果农们正抢抓农时采摘、分拣、装筐,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现在正在盛果期,每天采摘量在2万斤到3万斤,主要发往河南、河北、浙江,人家要什么我们摘什么,有的果径达70毫米,有的达80毫米,果径达70毫米的大约每斤2元,果径达80毫米的每斤3元至3.5元。”秦州区绿康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员侯金祥说。
果农搬运已采摘的苹果
多年以来,秦州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持续接力扶持培育以花牛苹果和大樱桃为主的特色果品产业,果园总面积达60万亩,苹果面积31万亩,主要以花牛和富士苹果为主,有效夯实了保障群众稳定增收的扎根性特色富民产业基础,全区果品产业呈现出树种品种结构日趋优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持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从2023年开始进行老果园改造,把低质劣汰、无人管理的这一块进行了更新换代。品种方面也进行了更新,在果园提质增效、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方面下大力气。”秦州区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新明说。“今后我们要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增强花牛苹果品质,保护花牛苹果品牌,让花牛苹果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天水卓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永永说。
果农筛选苹果
当前,正值花牛苹果陆续成熟采摘期,秦州区将牢固树立依靠质量拓延市场理念,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及督查力度,全面指导落实市果业产业化办公室、市果树研究所提出的《2024年天水花牛苹果适期采收指导意见》,为确保花牛苹果品质、维护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打好基础。同时,指导果农开展秋施基肥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持续强化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宣传引导,不断夯实稳产增收基础。(文/图 李欣 崔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