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河北区专场新闻发布会。河北区委书记徐刚、河北区商务局局长张平、河北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张秀吉、河北区数据局局长杨天虎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河北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供图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
今年2月,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指导,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为天津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河北区委书记徐刚介绍,河北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因地制宜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培育发展新动能。
据悉,在数字服务业方面,河北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华为天津区域总部建成使用,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扩容至300P,培育了“海河·谛听”等11个行业垂直大模型,获批第一批市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完成车联网、公交、非遗等数据资产的登记评估;在航运服务业方面,河北区积极融入港产城融合发展,盘活旺海大厦A座建设航运服务中心,吸引航运企业477家落户发展,总运力占全市比重的16%;在商贸文旅服务业方面,河北区重点打造意风区、天津之眼“两大商圈”,引入国际顶级奢华酒店品牌嘉佩乐旗下柏典酒店、“最美书店”钟书阁等,积极推进北洋法政学堂、云贵会馆、圣心教堂等历史建筑的盘活改造。
徐刚表示,下一步,河北区将聚焦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坚定不移、持续用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继续用好华为“金字”招牌,力争年底生态企业突破70家,强化智能算力赋能,服务全市12条重点产业链智能化升级;加快均和云谷智能网联科技港等园区建设运营,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天津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中心、数据要素创新中心、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河北区分中心的作用,创新数据产业生态;塑造航运服务新优势,强化与滨海新区及其功能区战略合作,形成“政府互动、政策互认、通道互联、企业互促、生态互融”的合作格局,高标准建设航运服务中心,打造集服务、交流、展示、产业、招商于一体的高端航运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商贸文旅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题实践基地,谋划建设“百年中山路”城市文化体验街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天美艺术街区核心区等项目,接续实施市内免税店、一宫等一批新项目,高品质打造两大商圈;打造意风区民族路商业主轴,持续引进首店、首发、首秀、首展,打造特色鲜明的消费场景。
近年来,河北区紧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机遇,立足“三新”“三量”工作,加速意风区、天津之眼双商圈布局,河北区商务局局长张平介绍,意风区现象级“城市名片”商圈建设成果丰硕。商圈瞄准“洋楼+”“首发+”“高端+”,今年以来,一尺花园、意风秘境、最美书店钟书阁等“首店+首秀+首展”轮番上演,落地即成打卡胜地。天津之眼津派活力商圈焕新蝶变,商圈主打“在地文化+跨界时尚”,全国首个“艺文力”驱动的城更标杆项目天美艺术街区展示区上线;大悲院码头焕新为永乐码头,更有自动驾驶小巴赋能商圈“智能+”出游。下一步,河北区将紧紧围绕商贸文旅服务业,推动两大商圈提质升级、同频共振,打造海河黄金北岸国际文旅时尚艺术中心。
河北区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全市港产城融合发展大局,高质量打造航运服务业升级版,河北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张秀吉介绍,河北区高效整合区内航运资源配置,用好意风区及海河沿线等楼宇资源,打造以远洋大厦片区为启动区的航运服务集聚区,总面积达1.22平方公里;推进远洋大厦“国际数智航运大厦”提升改造,投资18.4亿元建设10.87万平方米的远洋大厦二期,打造集餐饮、酒店、产业于一体的远洋航运综合体;高标准盘活总面积4.5万平方米的旺海国际大厦A座,建设航运服务中心,推动形成以启动区为核心、辐射河北区全域、服务全市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航运服务业总体发展格局。
天津智算中心是河北区深入落实天津市与华为公司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到今年上半年300P全部上线。河北区数据局局长杨天虎介绍,不到两年时间,该中心已经服务203家客户,联合各行业伙伴持续创新,全面赋能天津产业发展。在天津市特色产业中医药领域,河北区联合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发布的“海河·岐伯”大模型,由张伯礼院士亲自命名,为中医药专业辅助教学、临床诊疗和养生保健等提供智慧化赋能;联合华为公司、算力伙伴创新孵化128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对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9条天津市重点产业链智能化升级赋能。下一步,河北区将更深入地融入全市产业发展大局,在做好算力服务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发挥天津智算中心链接产业资源的平台作用,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链条打通,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和速度。(文 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