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津南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10-30 17:22:04

  10月29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津南区专场新闻发布会。津南区区长杨灏、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冬凯、津南区工信局局长詹珽、津南区科技局副局长李秀英、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付强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津南区扎实推进科教产融合发展的有关情况。

天津市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津南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供图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

  近年来,天津市津南区坚持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为引领,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坚持打好用好“科教”好牌,高标准建设天开津南园,扎实推进科教产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取得积极成效。津南区区长杨灏介绍,前三季度,津南区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2%,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8.6%。

  杨灏表示,下一步,津南区将聚焦创新机制优化,持续深化海河教育园、天开津南园、津南经开区“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模式,推动“科技+人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加快盘活存量,持续优化生产力地图和智慧管理平台,积极导入先进制造研发、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产业资源。另外,在引才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全国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和青年发展型城市优势资源,实施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计划,目前打造市级留创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14家。此外,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等制度,审批时间从原来至少1个月压缩至1天。

  提到天开智慧小镇开物园的建设运营情况,杨灏介绍,天开智慧小镇开物园与南开大学新校区仅有一路之隔,距离天津大学新校区仅有5分钟车程,规划建设面积24万平方米,是集科研办公、人才公寓、商务酒店、配套商业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园区,部分产业载体已具备使用条件。同时,津南同步开展招商对接工作,目前拟入驻项目30余个,意向使用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下一步,津南区将坚持高标准建设运营天开津南园,不断提升天开智慧小镇等创新载体运营效能,大力招引并带动孵化一批引领性、生态性、创新性企业,高质量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圈。

  长期以来,津南区坚持发挥资本优势,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冬凯介绍,津南区通过产业基金引导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产业升级。一是助力产业发展。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吸引落地一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比如,中美绿色基金投资的荷牧生物已落地津南,作为国内首家动物mRNA疫苗研发生产企业,目前主要开展实验研究、产品生产销售等业务,产业化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二是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基金支持缓解了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资金压力,加大了研发投入,推动了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比如,津南区产业基金向凯尔测控投资1000万元,该企业专业从事开发、生产、销售各类力学试验系统,拥有各类力学性能试验机4个系列40余个品种,主导产品包括电磁式疲劳试验系统、原位力学试验系统、原位双轴力学试验系统等,目前在行业领域内处于先进水平。三是带来经济效益。在提升区域投资吸引力的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就津南区在推进工业园区存量资源盘活方面,津南区工信局局长詹珽介绍,津南区坚决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生产力地图为引领,全面摸清现有产业园区存量资源底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6条主导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场景。去年以来,累计盘活存量厂房和楼宇7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600亩,引进项目227个,预计新增产值181.8亿元、税收8.8亿元。下一步,津南区将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持续优化生产力地图和智慧管理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市场经营主体积极性,实施天开津南园北部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以双港片区为试点推进园区“二次创业”,确保2024年盘活闲置厂房、楼宇不低于40万平方米,引进落地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大学科技园是承接师生校友项目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重要载体平台,津南区科技局副局长李秀英介绍,津南区现有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大学科技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园3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和由天津开放大学牵头成立的天津海教园大学科技园。2023年实现产值6.13亿元。其中,天津大学科技园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按照市场化模式打造的以智能制造、合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特色园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园采用“一园两地”模式建设,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主导产业为智慧职业教育、新材料、元宇宙、智能交通等。南开大学科技园以环保及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新型电子及装备制造为重点方向。海教园大学科技园采用“1+2+N”建设模式,一期载体10000平方米,以天津开放大学6000平方米载体为主园,以电子信息学院2000平方米、轻工职业学院2000平方米载体为分园,联合N家职业院校共同建设,构建职业院校特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目前4家大学科技园共有企业240余家,吸引入驻了一批高质量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下一步,津南区将坚持高效益运营大学科技园,深入对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院所,持续引进落地一批高水平科技型企业和师生校友项目,助力天开津南园高质量发展。

  天开智慧小镇天工园前一段时间已开工建设,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付强介绍,天工园也就是天开智慧小镇二期,该项目位于海河教育园区内,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隔路相望,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9万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天大校友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为新建科研办公楼以及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载体,还配套建有展厅及报告厅。目前园区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9月底实现主体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技+产业+空间”的叠加优势,锚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方向,承接一批高质量师生校友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为入驻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一流的研发办公环境、便捷的交流展示空间和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同时,招商对接工作同步开展,已与多家校友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对部分创新载体进行定制化建设,力争实现“竣工即入驻”。(文 张盐)

编辑:尹媛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