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时一个多月的天水市小学教育联盟首届日记文化节暨天水市实验小学第三届日记文化节落下帷幕,组委会共收到参赛日记2.2万篇,16所学校和835名师生获奖。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馆长康殿英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天水市小学教育联盟首届日记文化节闭幕式
本届日记文化节的主题是“以文化人,启智润心”,参赛对象为天水市28所小学教育联盟学校三年级以上所有学生及各年级全体老师,一二年级学生自愿参加。所有参赛作品不限题材,不限字数,不拘长短。各联盟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学生写日记热情十分高涨,投稿数量超过预期。组委会共收到参赛日记22174篇,各联盟学校精选学生日记3852篇,其中天水市实验小学本部二(2)班和分校二(6)班学生人均投稿达到20篇,甘谷西城区九年制学校投稿582篇。
本次活动9月25日正式启动,各联盟校经过初评、复评后,推荐本校每个年级2名学生参加现场决赛。经过层层选拔,共有403名选手参加现场决赛。决赛采取现场开题、限时40分钟交卷、匿名编号的形式开展日记创作。赛后,评委会根据学生参赛年级、写作水平等对日记综合评价,评选出获奖作品。
学生们的日记像一缕缕春光,让人沉浸其中。“时间偷偷摸摸地从指缝中溜走,一滑就滑到了六年级。一年级时,年幼的我认为升到六年级会更加自由,离操场很近,离那片爬山虎也很近,随时可以去玩耍,去观察。可我错了,当到了六年级,我开始淡忘了爬山虎,再抽不出时间去看它。岁月就如同一位精明的商人,在赠予我成长的同时,还收回了那美好且纯真的初心。”天水市实验小学六(4)班穆雅琪在日记《让初心回家》中这样写到。
天水市实验小学青年教师颜应应表示:“日记源自记录者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叙事、写人、写景等。可是一年级的孩子对日记是没有明确概念的,而且他们识字量小,刚学着写字,所以写日记难度较大,很难长期坚持。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家长的辅助,让孩子们由字到词再到句、段,由摘抄到口述再到写作,这样持续量的积累,才会让日记写作成为孩子们的写作习惯。”
“通过孩子每篇日记的主题,我似乎能看到她的成长,在记录故事的同时,她似乎多了对世界的思考。大人有时候忙得会忘了为什么忙,那就多听听孩子们的日记故事吧,很有趣,真的。”天水市实验小学四(3)班魏栗同的母亲栗玲感慨万分,魏栗同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获奖学生的颁奖仪式
天水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石瑞表示,本届日记文化节的日记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质量较高,充分反映了孩子们的梦想与渴望。天水市教育联盟学校通过开展这一活动,进一步凝练了校园日记文化的教育特色,拓展了天水市小学教育联盟学校之间教学融合、文化交流的空间,达到了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目的。
“整个活动隆重、热烈、生动,内容丰富,影响很大,效果很好,极大地推动了孩子们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养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想,活动之后,只要不断抓巩固、抓提高、抓影响、抓典型、抓带动,定会让孩子们融进更加浩浩荡荡的写日记大军。”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馆长康殿英对天水市实验小学牵头举办的日记文化节寄予美好期待。(文/图 闫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