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天水市清水县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产业发展思路,把汉麻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通过招引项目、建设基地、技术革新、延链补链,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全面打造汉麻全产业链。
汉麻收割现场
初冬时节,正是汉麻归仓的时节。在天水市清水县汉麻原料加工车间里,一条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捋捋麻纤维滚滚而出,分拣、打包、转储,各工序环环相接,井然有序。“通过去年一年的种植发现,清水县是非常适合种植汉麻的地方,在2023年清水县山门镇建成生产线的基础上,我们今年又在秦亭镇刘峡村建设了一处汉麻生产车间,3条生产线预计加工汉麻秆达8000吨,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将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甘肃盛裕达汉麻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周玉玺说。
汉麻原料加工车间
近年来,天水市清水县秦亭镇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在传统汉麻扩面增产增收、新型汉麻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下苦功,通过“公司+合作社+订单”“村集体+示范点+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双向发展、互利共赢,逐步构建起了特色汉麻全产业链,开创了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新局面。
“我们村2024年共种植新型汉麻1800亩,其中村集体种植500亩,5户经营主体和23户农户共种植1300亩,今年汉麻亩均产量达到1000斤左右,收入达1500元,全村汉麻销售收入可达到270万元。”秦亭镇樊夏村党支部书记张治国说。
汉麻特色产业吸引着农民“冬闲”时节来加工厂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便能就业挣钱。2024年,清水县秦亭镇将麦池村帮扶车间改造升级,建成服装加工和麻鞋生产车间,引进甘谷大漠行公司整体租赁经营,进一步开发汉麻产品,打响清水汉麻品牌,提高产品市场附加值。同时,秦亭镇将持续扩大汉麻种植规模,提高种收机械化水平,做优、做精、做特汉麻产业,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特色轻工,延长和完善汉麻全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核心竞争力。
汉麻麻鞋制作
据了解,天水市秦亭镇汉麻种植面积从2022年的4100亩发展到2024年的2.3万亩,有39户种植大户及家庭农场带动就近885户农户参与种植,汉麻交售量达到4000多吨,种植收益达1200万元。针对种植、收割、沤麻过程中人工成本高、发酵周期长等缺点,秦亭镇采取机械化种植、收割,以及生产工艺简洁的雨露沤麻技术,不仅弥补了上述缺点,而且提高了纤维的产出率。
在清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资源充分循环利用,促使生态增值、农民增收、农村增色,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随着绿色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清水县秦亭镇在汉麻加工车间积极推进生产麻秸秆生物质颗粒,通过麻秸秆废料资源循环“变废为宝”,代替传统燃料,减少污染,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今后,天水市清水县将进一步扩大汉麻种植面积,建设优质汉麻种植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型纺织和汉麻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文/图 刘嘉 马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