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4年第11次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执法相关情况。
据了解,2024年10月23日至11月17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组织4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兰州市、白银市、甘南州、兰州新区分别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双审计”指出问题等整改情况作为督察重点,进一步压紧压实被督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督促被督察地区加力推进各类督察检查反馈生态环境相关问题整改。目前,对4个地市督察进驻工作已经结束,期间形成典型案例8个,转办群众举报件358件,有力推动地方各项生态环保问题整改整治工作。
新闻发布会现场
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朱伟表示,针对国家层面黄河警示片披露问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指导相关市州制定实施方案,对立行立改问题迅速开展整改,及时查处违法占地、破坏文物、违法排污等行为,对需要长期治理的问题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倒逼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整改、彻底整改。
据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周璟介绍,2024年以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坚决打击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在具体执法工作中,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了两轮区域交叉执法,通过这一方式,共发现生态环境违法问题线索312个,发布典型案例4批29件,会同省公安厅、省检察院联合督办重点案件4件。甘肃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530件,罚款4995万元,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案件10件。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及时督促指导市州开展整改,截至目前,整改完成率已超过90%。
在柔性执法的探索和实践方面,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贯彻刚柔并济、情法相依的柔性执法理念,对1205家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开展非现场检查1240家次,指导帮扶729次,依法对29件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生态环境危害后果的案件实施不予处罚,免罚金额2307万元。
下一步,甘肃省将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执法攻坚力度,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地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紧盯环境质量下降明显、环境问题反映集中、监管执法力量薄弱、重点任务推进乏力的市州,开展区域交叉执法,加强线索交办和案例曝光。(文/图 乔永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