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畔、弋矶山脚下,芜湖造船厂旧址静静矗立。废旧的厂房、笔直的船台、高大的塔吊……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紧邻长江路这一段,已成为新晋的工业风网红打卡地,市民们徜徉其中,感受历史与现代、工业与文旅相融合的景区新貌。
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芜湖老船厂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处工业遗址在城市更新中蜕变,在文旅融合发展中重生,朝着保护利用与文旅创新、城市功能提升相融合的方向不断前行。
芜湖造船厂前身创建于1900年,前身是福记恒机器厂,有着124年历史,是主城区中厂区面积最大,厂房、车间、制造设备设施等最多的工厂。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的转型升级,芜湖造船厂的生存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矛盾,于2008年启动搬迁。
紧邻长江,坐拥黄金江岸,位于市中心核心区,芜湖老船厂既承接着历史,也承担着塑造新的城市边界和中心城市形象的使命。“老船厂将工业遗址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相结合,赋予其新的使命。”镜湖区文旅局副局长丁恺介绍,老船厂要打造成连接过去与现在、工业与文化、经济与旅游的一座桥梁,将其改造融入到滨江历史文化风貌区整体改造中,推动“滨江公园—雨耕山—步行街—镜湖公园—九莲塘公园—古城沿线”整体更新。
2023年6月,芜湖造船厂地块项目正式开工,规划打造成集特色经济办公、文创街区、商业街以及高端住宅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商旅项目。地块内厂房车间、宿舍楼、龙门吊、船台等建筑被保留,并对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这些老建筑尽可能保留原有建筑外貌,在原有的外观基础上进行改造,以保证整个项目的调性,传承老船厂地块特色,以此打造成为芜湖文旅项目的新地标。”芜湖老船厂项目工作人员卜洋洋告诉记者。
经过精心规划和改造,老船厂正在华丽转身。原船体车间改造成工业美学馆,已经对外开放;馆外绿意葱茏,造船遗留下来的机械零件做成了工业雕塑,展现了现代与历史的对话;馆内环境优雅,里面摆满了特色的工艺品,入口设计了300平方米展厅,文化功能初显。卜洋洋介绍,“开馆以来,展厅举办储氏铁画展、陶辛农民书画展、雕塑展以及‘鸠兹艺社’首届绘画展等多次艺术展览,吸引超过2万+人次参观。”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从工业遗迹到城市新景,老船厂工业遗址正在蜕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镜湖区文旅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利用好芜湖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实施滨江历史文化风貌区等大项目建设,推动芜湖古城历史文化展示,深入推进百年历史建筑复活工程,在文旅深度融合中实现旅游业向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延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今年,芜湖造船业在世界舞台上精彩起舞。2024年新接化学品船订单和目前手持化学品船订单按载重吨计算,均居细分市场单一船型全球第一,而百年老船厂旧工业遗址也正在新时代下呈现无限可能。(记者 乐培意 储普查 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