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红桥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11-28 17:34:41

  11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红桥区专场新闻发布会。红桥区委书记李清、红桥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永望、红桥区住房建设委主任马林、红桥区民政局副局长李英华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红桥区加快推动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有关情况。

天津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红桥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供图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

  红桥区委书记李清介绍,红桥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围绕做好“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教育兴区、土地强区发展举措,努力打造绿色城区、建设美丽红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

  近年来,红桥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兴区发展举措,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和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李清介绍,红桥狠抓教育载体提升,将土地资源优先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教育用地新增384.75亩,规划、新建和改扩建天津一中红桥学校、红桥第二实验小学、十二幼等23所学校和幼儿园载体。加强校园标准化建设,为红桥小学、民族中学附小新建标准跑道、足球场等活动场地;利用桃花园小学旁棚户区改造释放的土地,建立本区首个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种植各类果树600株。规划建设天津市实验小学红桥学校、耀华中学红桥学校初中部。同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加强与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与市教委、河西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协议,高标准建成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上海道小学红桥学校和河西二幼红桥幼儿园,并投入使用。组建河北工业大学及其附中、附小一体化办学等7个教育集团,相继建立民族中学、民族附小,三中、三中附小两个九年一贯制升学模式。将方舟、怡和、求真等民办中小学改制为公办学校,既盘活了教育资源,也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好评。巩固特殊教育优势,统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区百姓。

  红桥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京津冀同城商务区。红桥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永望介绍,一年多来,红桥坚持产业导入和载体建设一体推进,加快重点任务落实。一是载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在西站核心商务区板块,西站南、京津冀工业软件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大兴国际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正在加紧建设。在光荣道科技创新产业带板块,中海油天津院创新研究中心、中船七〇七所综合实验中心即将竣工,艺点意创全国总部基地顺利落地,光荣道配套酒店开工建设。二是高端产业要素资源加速聚集。依托中国建材集团绿色数智双碳创新中心成立的中材工程研究中心两年来实现营收8.1亿元。鞍马出行天津总部落地即见效,累计实现营收超过61.6亿元。中国煤科天津总部基地项目正在进行提升改造,近期将投入使用。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一批央企新设机构落地。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效渐显。充分发挥驻区央企、央院、高等院校作用,成功组建天津市水泥行业绿色生态与低碳零碳、海洋资源利用绿色技术与智能装备两个创新联合体,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低碳创新中心落地,中海油天津院成功获评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

  近年来,红桥成功出让了西站东二地块(群众影院地块)、天津西站南片区(京津冀同城商务区一期)城市更新项目、西于庄6号地块等多宗土地。这些地块的出让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红桥区住房建设委主任马林介绍,土地市场的活跃表现直接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通过土地供应,成功吸引了多家优质企业来红桥投资。这些优质企业不仅带来资金和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质的市场资源,有力推动了红桥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下一步,红桥将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开发、高品质融合,加快西站周边成熟地块出让,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满意度。

  红桥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是8.99万人,占比达到了34%,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红桥区民政局副局长李英华介绍,破解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一直是红桥的工作重点。今年,红桥持续在养老服务方面用情用力,红桥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各类公建载体2000平方米,建设街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前一年完成了“十四五”期间养老床位建设任务,实现了九个街级养老服务中心的全覆盖。这九个养老服务中心既能收住老人,又能提供各类为老服务,有的还兼具配餐功能。同时,围绕构建老年人15分钟生活圈,综合考量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家食堂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养老院28家、街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家、日间照料中心52家,初步具备了构建老年人15分钟生活圈的硬件条件。(文 张盐)

编辑:尹媛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