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身着戎装守护边疆,如今穿上制服保卫客舱,戎装更替、初心不移,从地面到空中,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保家卫国的信念。天津航空安全员教员姚尧是一名退役军人,从武警天津某部队退役后投身民航建设,肩负起守护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底色。
空防安全工作需要安全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旅客登机期间,姚尧会仔细观察每一名旅客的神色表情及言行举止,有无醉酒的、精神异常等明显会影响飞行安全的旅客,在飞行阶段,他也会每隔一段时间对整个客舱进行巡查。有一次,他闻到一位刚从洗手间出来的男乘客身上有烟味,便立即询问对方是否吸烟、烟头遗弃在哪儿,但当事人拒不承认。凭着职业敏感,他直奔洗手间,快速搜查出物证,及时消除处理了机上起火的风险,待飞机落地后将当事人移交给地面公安机关。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同时,姚尧深深地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脑海里,在一次执行航班中,姚尧遇到一位九十多岁高龄且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主动搀扶老人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客梯车,并将其安全送上摆渡车才放心离开。
为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并将自己平日总结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新安全员,姚尧决定参加局方教员选拔考试。在繁重的飞行任务之余,他坚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并学习理论知识,成功达到局方教员的考核标准。为了提升授课技巧,他每天对着镜子、掐着时间,一遍遍地练习课程讲解。经过不懈的努力,2018年6月,姚尧顺利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考取航空安全员教员资质。
安全员教员姚尧正在授课 供图 天津航空
姚尧正在为学员示范技战术动作 供图 天津航空
姚尧将部队中学到的反恐作战理论融入到客舱处突教学中,持续向学员灌输敌情意识和战术意识。他教导队员,在机上处置突发险情时要具备关联思维,考虑在真实劫机事件中,处理单一突发事件时是否会被调虎离山、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风险或升级的可能性,这就是“敌情意识”。同时,他教导学员在处置过程中要具备“战术意识”,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做好自身防护,必要时考虑与乘务员进行战术协作确保客舱安全。
姚尧参与民航华北地区机上处突岗位技能竞赛 供图 天津航空
在天津航空,像姚尧这样的航空安全员还有451名,他们默默无闻,坚守在保障飞行安全的最前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恪尽职守,保驾护航”的庄严承诺,为每一次的平安起降贡献力量。(文 刘逸菲 喻津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