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山丹: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为基层治理加大“马力”提升“拉力”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12-19 13:47:22

  2024年以来,张掖市山丹县针对基层“权小责大”“人少任重”“事繁效低”“治理分散”等关键问题,坚持“大车”减负、“小马”赋能双向发力,推动基层减负和干部担当实现“双向奔赴”,让广大干部轻装前行,腾出手来办实事、破难题、解民忧。

  轻车减负,焕发基层活力

  2024年以来,山丹县制定下发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方案,并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8个乡镇111个村、12个社区全面清理摘除功能不符、无实质性业务牌子2轮次。

张掖山丹: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为基层治理加大“马力”提升“拉力”

山丹县北街社区网格员入户走访收集群众诉求

  此外,山丹县还持续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审批服务事项权责清单和村(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厘清基层应减之负和应负之责,并从规范考核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统筹把握对基层督查检查总量和频次,取消非必要督查检查考核,清理精简各类责任状和“留痕”台账,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抓治理、抓服务。

  壮马赋能,激发干事动力

张掖山丹: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为基层治理加大“马力”提升“拉力”

山丹县北街社区网格员与物业工作人员在邻里议事厅调解居民矛盾纠纷

  近年来,山丹县整合党建、综治、公安、城管等各类网格建成“全要素网格”213个,推动相关服务、管理、资源、力量下沉网格,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363名,确定网格员联系户1280名,辐射联系群众2.3万户,服务居民群众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山丹县不断提升信息化治理水平,通过综治信息平台远程视频语音对全县专兼职网格员和城市社区、镇村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监控、实时调度,实现网格规范化、智能化运行。

  为更好解决居民群众诉求,山丹县还规范了网格员日常工作流程管理,实行定格、定责、定员,推行“信息收集—分流交办—日常督办—处置办理—结果反馈—工作考核”“六位一体”闭环运行管理机制,确保网格员落实每日巡查制度,有效提升网格工作实效。

  聚力成势,打造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山丹县结合城市更新和物业管理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成立物业企业党组织9个、业委会143个,规范议事协调机制,推动社区、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合力共治。同时,山丹县依托“红色物业”阵地,主动延伸社区服务触角,缩短服务半径,创新打造北街、县府街等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3个,建成和兴园、新城名苑等开放式小区睦邻中心5个,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提供政策咨询、事务代办、纠纷调处、惠老送餐等特色服务,实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以“红色物业”小切口解决了社区治理大难题。

张掖山丹: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为基层治理加大“马力”提升“拉力”

北街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宣传

  此外,山丹县还严格落实党建引领城市治理“20字机制”和乡村治理“24字工作法”,推行“包抓领导+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群众代表”四方联动社区治理共同体,选派共驻共建单位党员干部到社区担任副书记,组织158个共驻共建单位、2700余名在职党员常态下沉社区开展“六联六式”服务,持续健全完善乡村“邻里小院”议事和“接诉即办”机制,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生活难事”和“关键小事”,走出了一条精准服务群众的康庄大道,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

  在全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生动实践中,山丹县坚持为“车”减负、为“马”赋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细处、落到实处,使基层工作更高效,干部作风更务实,百姓获得感更充实。(文/图 王建华)

编辑:王奇英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