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湖南消息(记者 曹菲):芙蓉花开,风雅自来。12月21日晚,第二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在长沙铜官窑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位青年作家代表莅临典礼现场,在生生不息的千年窑火中,感受文学浪潮时代的奔涌,赓续当代文化前行“密码”。
第二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现场 摄影 曹菲
盛典开始前,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砾辉讲述了第二届“芙蓉文学双年榜”选址在长沙铜官窑的原因。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凭借彩瓷技艺,铜官窑开辟了陶瓷历史新纪元,成为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支点,鼎盛时期产品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千百年来,长沙铜官窑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让世界看到了长沙造陶瓷。我想,文学亦该如此。希望作家们也能在坚守文学的本质与灵魂的同时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和审美。”
盛典在交响歌舞《绽放》中拉开帷幕。精彩表演过后,上榜作品依次揭晓。“芙蓉文学双年榜”评选历时近一年,经过作品推荐、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0部上榜作品。
交响歌舞《绽放》节目表演 组委会供图
芙蓉文学图书榜颁奖现场 组委会供图
长篇小说陈彦《星空与半棵树》、王跃文《家山》、鲁敏《金色河流》、葛亮《燕食记》;中短篇小说集艾伟《演唱会》和蔡测海《假装是一棵桃树》;散文集孙郁《寻路者》和阿来《西高地行记》,以及诗集马累《向晚》、胡续冬《一个拣鲨鱼牙齿的男人——胡续冬诗选》10部作品均入选“芙蓉文学图书榜”,《星空与半棵树》荣膺“桂冠作品”。
长篇小说叶舟《凉州十八拍》、老藤《草木志》;中篇小说陶丽群《净脸》、肖勤《海边的向日葵》;短篇小说郑小驴《衡阳牌拖拉机》、罗伟章《芦苇》、东君《山雨》;散文陈年喜《缝衣记》、汗漫《盐城记》,以及诗歌刘年《记事或歌谣》10部作品均入选“芙蓉杂志榜单”,《凉州十八拍》为“桂冠作品”。
聚光灯下,获奖作家一一走出,屏幕光影变幻,闪现大地的巨变;作家娓娓讲述,诉说心灵的回响。
长篇小说《家山》以浓郁的风俗世情描写,展示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百年变局。王跃文仔细回望乡土之中奔腾的中华文化血脉,“我的创作激情基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观察与思考,基于我对脚下这片古老土地的热爱。我努力挣脱关于过往人事的既定概念,笔触回到真实的山川大地和芸芸众生,回到被历史名词定义过的岁月,那些岁月必定还另有面相。”
作家老藤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草木志》的过程中,试图通过题材的开拓、思想的探索和手法的创新推动探讨文学的时代性。“文学创造性的体现,不是用力踩着‘油门’往前冲,而是机智地折返。文学时代性的体现,不是一味地‘唱高音’,而是用心处理好穿透力极强的‘低音’。”
“芙蓉文学双年榜的设立,是为中国文学打造一个属于我们湖南的独特评价体系。我们的文学取向和态度是关注现实,鼓励作家与时代的互动,关注当下真实的现实生活,描摹其中的变化和变迁。”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陈新文表示。
据悉,“芙蓉文学双年榜”是芙蓉杂志社特别策划的大型文学品牌活动,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指导,芙蓉杂志社、当届“芙蓉文学盛典”合作城市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该图书榜“桂冠作品”奖金最高50万元,其他9部上榜作品均为10万元;杂志榜“桂冠作品”奖金10万元,其他9部上榜作品均为2万元。
站在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新征程上,未来《芙蓉》将与作家、读者携手,以深阔的姿态重构文学想象,让辽阔的书写回应时代主题,与中国文学共同开启属于新时代的文学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