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民乐县公安局紧盯全县社会治理实际,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深入推进数字化警务与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融合发展,高位推进“警格+网格”融合治理,实现了各司其职向多方力量综合治理的模式转变。
警网融合,多元共治
民乐县永鑫小区是该县集居住、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小区,小区内市场集聚、人车流动量大,治安状况复杂,各类矛盾纠纷易发。2019年民乐县公安局专门成立了永鑫小区警务室,由1名民警、2名辅警驻室值守,负责日常接处警、纠纷调处、治安巡逻等工作,将便民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基层社会治理最末梢。
“我们按‘警格+网格’融合的思路,将辖区文昌社区和永鑫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以及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纳入便民服务微信群组,组建了一个群防共治服务团队,构建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调机制。”社区民警李生光说,“工作中,我们及时掌握纠纷情况和不稳定因素,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调处,真正实现纠纷控制在一线、问题化解在社区、矛盾调处在基层,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义警”帮助群众推车 供图 民乐县公安局
群防群治,优势互补
2024年9月,民乐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组织召开“义警”业务培训会,会后,一支由退伍军人、保安、快递员等30余人组成的“义警”队伍正式走上岗位,助力民警开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筑起了一道别样的风“警”线。
家住紫金府小区的姚女士经营一家果蔬百货超市,她十分关注、热爱警察事业。2024年9月,她成为城关“义警”队员,现在对矛盾调解、治安巡逻、法治宣传等工作都已驾轻就熟。
“我与小区大部分住户都比较熟络,闲暇之余,小区住户也会到我店里聊天,小店就成为了信息的‘数据库’,现在我成了一名‘义警’队员,我将掌握的社情民意及时向社区民警反映,配合他们成功化解、处置矛盾纠纷。”姚女士说。城关“义警”作为警务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丰富了治理形式、延伸了“感知触角”,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
民乐县公安局在深入推进“警调对接”机制基础上,创新推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字工作法”,紧盯家庭、邻里、婚恋、债务等易引发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警情,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的调解队伍,形成矛盾纠纷排查梳理、信息汇集、研判评估、分流反馈、处置化解、反查评估、考核督导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
2024年以来,民乐县公安局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4.6%,治安案件受案数同比下降22.9%,形成了辖区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的局面。(文 王世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