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国际锐评】中国外贸向“新”而行无惧挑战
2024-06-12 23:17: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胡君颜

  “今年前5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出口销量17.6万辆,实现了汽车出口的优势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全球化策略。”12日,中国车企比亚迪公司对《国际锐评》这样说。前一天,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中国汽车整体出口达245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新能源汽车不断出口海外,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经济增长依旧疲软,世界贸易整体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缓慢复苏态势。与此同时,某些西方国家炒作所谓“脱钩”“去风险”,给全球贸易添堵。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外贸顶住压力逆势上扬,特别是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产品提“质”向“新”,在全球圈粉了越多越多客户,充分彰显了“中国智造”的竞争力。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值得注意的是,5月进出口增速达8.6%,比4月提高0.6个百分点。从今年一季度出现波动到4、5月逐月向好,中国外贸走出了一条十分不易的反弹曲线。路透社等外媒指出,在美欧对华实施贸易限制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取得超预期成绩,既说明中国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成效显著,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除了整体向好态势继续巩固外,中国外贸还显示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出口势头。今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6.1%,其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船舶、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及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100.1%、26.3%、17.8%、25.5%。

  “中国智造”何以受到世界欢迎?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国际锐评》分析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源于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持续创新积累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在美欧相关企业发展相对缓慢的背景下,代表先进产能的中国“新三样”产品不仅在国内拥有强大市场,在海外也有巨大的扩展空间,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比亚迪公司告诉《国际锐评》,借助前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沉淀的用户基础和品牌资源,他们在海外市场始终保持开放合作,“进一步完善本地化供应链,为开拓并深耕本地市场创造更多机遇。同时根据当地的政策、文化不同,积极调整出海策略”。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向《国际锐评》提到,今年1—4月,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电池使用量共计27.7GWh,同比增长16.2%,份额达27.4%,位居全球首位。该公司表示,创新是他们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向“新”而行的产品,还与世界分享了新机遇和大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口同比增长6.4%,进口规模稳步扩大。这期间,随着准入条件放宽、通关便利化水平提高、展会活动的推介宣传,德国鲜食苹果、智利扁桃仁等各国特色商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更多国外企业也在中国结识新客户、开拓新业务,收获了机遇与红利。

  外贸是观察一国经济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国外贸向好势头不断巩固,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巴黎银行、美国银行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宣布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0%。多家国际媒体指出,中国经济体量巨大、产业生态成熟、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是外国投资者无法割舍的市场;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

  一路走来,中国外贸始终在应变克难中前行。就在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一保护主义行为破坏了市场规则与公平竞争,提升了全球贸易成本和风险。对此,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将不断刺激进口产品需求、推动产品出口,有力对冲外部挑战。正如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诺伊曼所说,考虑到中国经济强大竞争力,即便受到外部干扰,“也不会真正减缓出口的增长势头”。

  中国官方最新调查显示,81.6%的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这印证了人们的信心: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外贸发展的利好因素将不断增多,给世界带来更多红利。(国际锐评评论员)

标签:国际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