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孤独症患者妈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1月16日,合肥市政协委员、安徽新华女性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王文娜介绍,2024年她提交的关于“建设合肥市儿童疗愈慈善村”的提案,不仅得到了21名委员联名支持,还于同年10月底在合肥正式启动。
合肥市政协委员、安徽新华女性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王文娜
为了进一步解决孤独症患者妈妈的就业难题,王文娜建议,在街道社区残疾人之家(工作站)或孤独症儿童比较聚集的地方,建立实施“孤独症患者妈妈就业爱心工坊项目”。项目可参照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美丽工坊项目”的建设标准,为每位参与者提供资金拨付、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物资支持。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王文娜还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和场所支持。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选址在交通便利、方便孤独症患者妈妈前往的地方建立工坊。同时,将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确保工坊的高效运转。
二是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和关爱服务。结合孤独症患者妈妈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就业适应能力。同时,组织专业心理咨询队伍,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辅导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她们的就业自信心。
三是做好培训和就业的有序衔接。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为孤独症患者妈妈提供相对稳定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同时,探索集中就业支持模式,如企业支持模式、帮企业代理管理受益人等,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望帮助孤独症患者妈妈们在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王文娜说,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这一项目,共同为孤独症患者妈妈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文/图 刘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