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浙江消息(记者 徐立星):1月21日,金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金华市文化中心举行。金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人大代表、浙江博蓝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雅俊走上通道,围绕代表履职、人大工作、社会热点回答提问,积极建言献策。
余雅俊亮相金华两会“代表通道” 供图 金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
余雅俊表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博蓝特突出技术创新引领作用,逐渐成长为国内半导体材料以及器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博蓝特主要致力于LED芯片衬底、MEMS智能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国产化率也在不断提升,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80后”,行走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前沿,余雅俊深切体会到,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道新时代的全新命题,也是一道重要考题。结合企业发展,余雅俊认为要做到“三个聚”:
第一要聚力。抓新质生产力,聚发展新动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开辟新赛道、未来产业勇闯“无人区”。这次金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加快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这些年来,博蓝特也正是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主导并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引领行业发展与创新;承担多项省、市重点研发、技改项目,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及行业地位,逐渐成长为国内半导体材料及器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要聚才。依靠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国家提升经济实力、抢占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关键战略。而高、精、尖的人才队伍,就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所在。博蓝特一直贯彻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干,以外引内培相结合的人才搭建培养模式,组建了一支高精尖人才队伍。博蓝特同时拥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并与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作用,共同致力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多项核心专利。余雅俊建议,进一步优化迭代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一个个具备潜能的“种子”,尽快成长为推动行业和区域发展的“大树”。
第三要聚势。产学研深度融合,构筑行业“新磁场”。“我爱金华,希望我们的企业能不断为金华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赋能。”这是余雅俊在很多场合表达的心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是硬币的两面,必须做到两者兼顾,才能在行业内“勇立潮头逐浪高”。近几年,金华锚定“港”“廊”“链”主战场,立足长远,布局十大重点产业链、十大制造业平台,以浙中科创走廊为牵引赋能产业发展。建议充分发挥科创走廊内重大成果转化平台优势,探索建设一批实体化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