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7日称,美政府要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奶制品和木材征收对等关税,理由是多年来加拿大一直对美国乳制品征收约250%的关税,对木材也征收极高的关税,一直在“占美国便宜”。
△路透社报道截图
这是美国发出的最新关税威胁。
此前,特朗普于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两天后,他宣布将该计划暂缓30天实施。据此,相关加税措施于3月4日生效。
本月6日,特朗普又签署行政令调整对两国的加税措施,决定在4月2日之前对符合《美墨加协定》优惠条件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目前来看,特朗普的关税计划虽有反复,但并没打算放下手中的关税大棒,大体将从4月2日起对多个国家实施新一轮加征关税政策。
“关税正在威胁本已亮起黄灯的美国经济”
特朗普4日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其第二任期的首次演讲时,道出了自己执迷于关税的目的:“关税让美国再次富有,让美国再次伟大,这正在发生,很快就会看到。会有一些小麻烦,但我们不在意,问题不大。”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截图
回顾历史,特朗普口中的“小麻烦”可一点儿都不小。
1928年,赫伯特·胡佛竞选美国总统时,为了拉选票承诺加征关税。1930年,已经身为总统的胡佛签署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关税扩展至2万多种进口商品,致使相关国家纷纷采取报复措施。
几年间,美欧贸易量锐减三分之二,全球贸易遭受重创,同时也让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更加严重。看似精明的加征关税,最终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站资料截图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曾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结果美国钢铁行业就业人数不增反减,美国农机制造商还因进口钢铁原料成本上升而取消部分扩张计划,减少了潜在的就业岗位。
正因如此,美国各界普遍反对特朗普政府再施关税政策,担心这将引起价格上涨,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直接冲击。
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公司首席执行官康奈尔日前表示,该公司在冬季严重依赖进口的墨西哥果蔬产品,“如果(对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这些产品就会涨价”。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截图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指出,如果加征关税的做法一直继续,到2026年初,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或将达到193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我们现在谈论的是范围更广的关税,比以前的关税要多得多,而且相互叠加。即便你到餐馆吃个饭都不能幸免,从进口的食物到使用的餐具、冰箱等,所有这些都会受到关税的影响。”
△戴安娜·斯旺克(资料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在目前美国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目标的情况下,对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商品加征关税将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生活成本增加又会反作用于美联储,阻碍其采取措施降低借贷成本。
关税威胁还会引发混乱,增加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企业和消费者都难以制定计划,从而“威胁本已亮起黄灯的美国经济”。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加征关税是一种无知的经济战行为”
“占美国便宜”是特朗普对计划加征关税对象的习惯性指控。
他上月底宣布将对欧盟加征25%的关税时就称,欧盟一直“占美国便宜”,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美国的汽车和农产品”,导致美国对欧盟存在大约“3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但有美媒报道指出,美欧贸易逆差并没有这么大。
根据欧盟的数据,2023年美国对欧盟的货物贸易逆差为1558亿欧元(约合1686亿美元);但在服务贸易方面,美国实现了1040亿欧元(约合1126亿美元)的顺差。整体而言,美国对欧盟贸易逆差仅为518亿欧元(约合560亿美元)。
△美国《政治报》欧洲版网站报道截图
此外,在特朗普的经济愿景中,关税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的关键因素。而有分析指出,美国若要推动制造业回流,实际上是离不开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供应链的。
在美国高盛集团副董事长罗伯特·卡普兰看来,美国制造商过去之所以能在全球保持竞争力,主要就是依靠墨加两国的供应链优势降低了成本。
“来自墨西哥的进口产品中有40%实际上包含了美国的零部件,它们在美墨之间反复流转。这也是为什么如果美国希望推动制造业回流,就必须利用墨西哥和加拿大来创造吸引力。”
△罗伯特·卡普兰接受彭博社采访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文警告,特朗普政府针对全球贸易体系和战略同盟的激进政策,正在背弃和破坏美国自己当初主导建立的开放贸易规则。
文章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的观点指出,美国的贸易逆差并非源于贸易伙伴的不公平行为,所以“试图用关税抹平贸易赤字就如同挤压一只注满气的气球(一样损人不利己)”。
文章称,加征关税是一种不公平的、甚至是无知的经济战行为。而美国对盟友发动经济政治双重打击必将遭到反噬伤及自身,最终“付出惨痛代价”。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