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张掖市山丹县总工会创新构建“标准化+多元化+便民化”基层劳动关系服务体系,通过“模块嵌入、业务融合、联合建设”模式,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微循环”,实现劳动关系服务效能全域提升。
标准化建设强根基
山丹县总工会整合劳动监察、仲裁调解等8项功能,成功打造了两个“一站式”维权平台,并配备了17名专兼职调解员。同时,山丹县还创新建立了“工会+人社+法院+司法+N”联席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劳动纠纷调节效率。
山丹县东乐镇基层劳动关系公共关系服务站
为规范调节流程,县总工会制定了《劳动纠纷调解标准化操作指南》,形成了“7环节23项”流程标准,并建立“四色预警”动态监测体系,实现了重点企业建档全覆盖,累计开展工资协商50场,覆盖87家企业3200余职工,成功调处纠纷178件,调解成功率达95%,规范企业制度7项。
此外,县总工会推行“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法治宣讲,已举办35场培训1500人次,通过实施“季度会商+专项督查”机制,劳动风险化解率达95%以上,全年未发生群体性事件。
多元化服务提质效
山丹县总工会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讲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20场次宣传活动,发放维权手册2000份,并通过“山工之家”新媒体矩阵发布了5个典型案例,覆盖职工2.1万人次,有效提升了职工的维权意识。
志愿者进行法制宣传
为高效解决劳动纠纷,县总工会建立“1-2-10”快速响应机制,即咨询1小时响应、指引2日办结、纠纷10日化解。该机制累计服务劳动者8000人次,成功调处欠薪纠纷178件,追回薪资260万元。
县总工会还实施了“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发现整改用工隐患2个,通过运用“一函两书”制度,发出法律文书10份,并指导3家企业建立薪酬预警、合同管理等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劳资纠纷源头治理。
便民化服务创特色
山丹县总工会构建了“接待咨询、心理疏导、协商调解、法律援助”四大功能专区,创新“圆桌谈心+情绪疏导”柔性调解机制,通过“背对背情绪降温、面对面释法明理”的工作方式,山丹县总工会成功化解各类劳动纠纷221件,调解成功率达96%。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县总工会深化了“企业点单-站点配单-专员上门”服务模式,开展了40场次送政策、送法律、送服务进企业活动。通过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争议预防等定制服务,解决用工备案、合同修订等问题83项,建立了“三联议事协商”机制,包括三方委员会、部门联动和集体协商,构建了“三张清单”工作体系(需求、资源、项目),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社园区。(文/图 冯院霞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