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强协同抓落实促发展”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天津市文旅局副局长陈冰,以及规划与资源开发处、公共服务处、产业发展处、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激发文旅活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供图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
陈冰介绍,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文旅系统聚焦“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实施“十项行动”,天津文旅显示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4年,天津市接待国内游客2.61亿人次,同比增长10.9%;国内游客旅游花费2931亿元,同比增长32.3%;接待入境游客36.99万人次,同比增长32.4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近5亿美元,同比增长34.15%;天津邮轮母港接待国际邮轮105航次,接待出入境游客35.74万人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办,将为天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天津市文旅系统将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围绕“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坚持“七个聚焦”,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培育文旅支柱产业,赋能天津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上合契机,彰显文旅担当。天津市文旅系统将服务上合组织峰会,融合峰会筹备与文旅发展,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策划文博展览、文艺演出,讲好天津故事。优化文旅服务,打造特色线路,展示城市魅力,提供优质旅游体验,彰显天津温度。同时,借力峰会社会效应,提升宣传推介质效,拉动假日文旅消费。
二是聚焦协同融合,推动全域发展。构建大文旅格局,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在文化、旅游、文物、广电板块谋划活动,提升天津文旅贡献度。促进各区协同,发挥特色资源,打造区域协同品牌。推动文商旅体农融合,跨界融合,营造新场景,打造精品项目。
三是聚焦海河禀赋,擦亮城市名片。打造“海河之夜”核心IP,提升海河文化旅游带品质,塑造滨水公共客厅。优化海河游船产品,培育水岸高空观览项目,打造“‘桥’见海河,邂逅浪漫”品牌。2025年4月中旬至10月底,在海河沿线开展百场艺术展演、非遗展示活动。
四是聚焦提振消费,丰富文旅供给。加强市区联动,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文旅消费升级。挖掘天津“八种文化形态”,融入文旅活动,开发主题旅游线路。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推动重点片区提升,跟进项目落地。
五是聚焦文明创建,推进文化惠民。以人民为中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津派文艺精品创作计划,创排多部作品,复排经典剧目。举办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第十届市民文化艺术节。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活动,展示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
六是聚焦主客共享,提升服务环境。提升文旅市场环境和服务质量。开展景区周边环境整治,解决配套和管理问题。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文化馆评估定级,打造阅读品牌,推进智慧文化空间建设。提升文旅行业服务水平,加强认证和信用体系建设,培育示范单位。维护市场秩序,开展专项行动,加强监管,处理游客投诉。
七是聚焦宣传推广,推动引客入津。完善宣传矩阵,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宣传合力。围绕文旅亮点,利用新媒体和大V资源,扩大宣传声势。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耕海外平台,宣传免签政策,联动营销,吸引国际游客。推进天津入境旅游“T计划”,参与国际交流和促销活动。
未来,天津文旅将持续加强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活动场景,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为天津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文 刘洋凯 马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