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下发后,天水市清水县充国小学(以下简称“充国小学”)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推进每天一节体育课、课间活动15分钟落地落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乐”起来,让校园“火”起来。
充国小学明确提出了“每天运动两小时,健康迈进‘大步子’”的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目标,制定了各年级《体育课周教学内容进度一览表》,结合新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篮球、足球、排球进体育课的措施,并将其列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五项指标,整合体育运动资源,整体统筹,合理规划,整体落实,逐周推进。
学生在操场做运动
“学校现有2969名学生,但只有3名体育专业教师,为了提升体育课教学的整体水平,学校一直坚持强化专职体育课教师对兼职体育课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举办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以及组内教研等活动,推广普及体育课教学模式,体育课教学的技能和水平逐步凸显专业特点。”充国小学副校长郭文芳介绍说。
据了解,充国小学于2018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近七年发展,在校学生逐年递增,为了确保早操和课间操的正常开展,学校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给六个年级合理划分早操场地,坚持早操和经典晨读活动有机结合,通过错峰时段,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每天清晨20分钟的高质量早操,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状态。
从2025年新学期开始,学校组织教师创编了一套益智健身创意绳操。绳操以最基础的双脚跳绳到分腿跳、交叉跳、提腿跳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训练学生跳绳技能,在绳操的带动下,花样跳绳先后在学生中推出。
学生们在跳绳
在此基础上,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内容包括场地热身、篮球操、彩带操、广播体操以及自主游戏五个环节,“三大操”分别从强体、益智、智趣的角度,训练学生手脑并用、体能技能和协调灵动能力,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充国小学坚持常态化普及阳光体育运动,充分利用体育课、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三球”趣味运动会等载体,将三类球比赛列入学校月活动计划,着力打造篮球、足球等运动品牌,每周开设一节球类运动体育课,各班至少有男女生各一名参与年级球队,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活动多姿多彩。社团活动中传统游戏“跑城”“过油锅”“打沙包”“铁环S路”等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游戏体验中强身健体。
“下一步,学校将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工作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同时加大和城区学校、社区等方面的交流力度,不断探索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和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杜钰赟说。(文/图 闫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