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日前报道,美国已向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部署B-2隐形轰炸机。此举意在警告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如果继续袭击以色列及红海目标,美军空袭行动将全面升级。美方还警告,如果伊朗执意推进核武器研发,也将面临军事打击。但专家分析认为,美国目前采取的是极限施压手段,与伊朗直接进行军事对抗的可能性仍然比较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目前美国对伊朗和胡塞武装还是采取着极限施压的手段,特别是目前这一次的行动,是在军事上最大程度增加军事威慑,让当事方感受到迫切的安全威胁,以此能够在谈判中为美国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目前还不好说美国是否真的要对伊朗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
美国和伊朗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较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但如果从政策逻辑上来讲,美国和伊朗开展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仍然是比较低的。从大的战略层面,美国近年来一直在中东执行的是战略收缩的策略,不愿意将过多的资源投入中东地区,而是要千方百计避免被卷入到地区战争泥潭。伊朗作为中东对美国和以色列持有敌对立场中最有实力的一个主权国家,如果美国同伊朗展开直接的军事冲突,不仅美国自身无法预料战争的发展结局,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冲突一定会突破美伊或者是伊朗和以色列这种双边范畴,会对整个地区的安全架构造成系统性的影响。这对于当事方以及地区国家都是灾难性的。因此无论是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还是出于对盟友安全的责任,在对伊朗动武方面都会非常谨慎。
尽管如此,为了能够达到最大的军事施压效果,美国目前仍然会不断推高地区的军事对峙紧张状态。因为只有让伊朗相信美国确实有可能动武,才会使得伊朗在谈判中有所妥协。美国提出要达成一个新的伊核协议,也就意味着要求伊朗做出更多的让步和妥协。在伊朗看来毁约的是美国而非伊朗,因此双方达成一致的这种机会并不多。伊朗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在极限施压的威胁下同美国开展谈判。
中东地区安全仍存严重风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目前双方都在采取战争边缘政策,未来伊核谈判的相关接触不会非常顺利。而一旦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出现误判或者发生任何的“黑天鹅”事件,都有可能会对地区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