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赵云蹲!”春日的山丹县东街小学校园,处处洋溢着童真与活力。大课间铃声响起,教学楼前的传统地面游戏与现代创意玩法碰撞出火花,操场上跃动着学生们活泼的身影。
“课间延长到15分钟,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延长到了全天。”校长王文品指着教学楼前五彩斑斓的游戏区如此表示。
跳房子方格游戏
在“旋转跳”区域,五年级学生彭新怡正挑战方向指令跳跃,他说,这个运动项目比做数学题还刺激!体育教师王佩坦言,课间活动时间,原来同学们都是讨论作业,如今被“抢地盘”游戏的欢笑声取代。
周三下午的校园里,书法教室笔尖沙沙,人工智能实验室代码闪烁,绿茵场上足球划出弧线。50余个社团构成“五育”培养网络,既有非遗剪纸、传统武术的传承,也有无人机编队、智能驾驶的前沿探索。
“社团不是兴趣班,而是成长必修课。”校长王文品说,书法、绘画、剪纸、管乐、葫芦丝、舞蹈、篮球、武术、人工智能等丰富多彩的社团项目,让孩子们更愿意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
足球社团
教育需要腾飞的双翼,艺术涵养心灵,运动强健体魄。校长王文品揭秘“双翼计划”的内核,他表示,要将国家课程创造性转化为游戏化场景。语文组的古诗文跳房子、数学组的几何图形闯关赛道,均来自学科教师自主研发。
“孩子回家聊的不再是作业难度,而是今天又解锁了哪个游戏关卡。”这种转变背后是教育逻辑的重构——当“交通安全飞行棋”取代说教,当“萝卜蹲”融入历史人物认知,知识便悄然扎根于快乐体验中。
暮色中的东街小学,走廊展板新贴出的书法作品与水墨画相映成趣。这所百年老校正以童趣为笔,书写着“五育并举”的时代答卷。在这里,每一次跳跃都是思维的起舞,每一声欢笑都是成长的拔节。(文/图 李录 翟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