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甘肃农业大学驻定西岷县马烨村驻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马烨村驻村工作队”)紧抓春耕春播,通过多种渠道与高校、社会资源对接,开展了“甘农仓”品牌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包括“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优良农作物品种推广”“农资、劳动、生活用品捐赠”“乡村儿童公益课堂”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农技培训促春耕
3月,马烨村驻村工作队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开展了“农技培训促春耕,甘农仓科技助农”农技知识培训活动,并邀请学校资源与环境学院老师围绕“春耕时中药材种植、农业高效施肥”等内容进行授课和培训。
农技知识培训
培训以“岷县中草药种植施肥全攻略”为主题展开,就岷县中草药常用肥料种类、施肥方式与技巧、中草药施肥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农户分享现代农业施肥知识和生产应用技术。同时,培训结合马烨村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提出了规范施肥的建议,并针对当归、黄芪、党参等马烨村常种中药作物各阶段需肥规律、施肥技巧与注意事项展开探讨,得到农户广泛认可。
优种推广保春耕
为助力马烨村春播种植开好局、起好步,4月上旬,马烨村驻村工作队联合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农仓——促收益农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和学校机电工程学院“三区”服务团,开展了春播优良农作物品种和农药发放活动,累计惠及全村百余户农户,为春耕种植注入动能。
在春油菜品种发放活动中,马桦村驻村工作队结合村里自然条件和种植传统,联系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精心筛选了5个优质春油菜品种,这些品种均具有抗旱、抗寒、抗裂荚、抗病,早熟高产稳产等特性,活动得到了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相关老师和专家的支持。活动现场,马桦村驻村工作队还向农户介绍了推广油菜品种的特性和栽培要点,帮助农户科学规范种植,同时发放了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种子,并提供了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
走访慰问助春耕
为切实解决农户春种实际困难,马烨村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了“春耕暖农”行动,向村民发放暖水瓶等生活物资,同时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走访慰问,了解春耕需求,为春种工作筑牢后勤保障。本次活动累计覆盖20余户重点农户,将高校科技服务与民生关怀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工作人员为农民发放种子和农药
耕读教育融春耕
为推动学校耕读教育与田间实践深度融合,马烨村驻村工作队指导“甘农仓”大学生科技服务团,以党参幼苗春种为契机搭建耕读教育平台。3月中旬,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服务团在马烨村开启“田间课堂”实践教学,队员们分组跟随农户学习党参育苗全流程作业,从精准开沟到分层覆土,从保墒覆膜到株距定点,青年学子在泥香中丈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耕读教育
近年来,马烨村驻村工作队举办了多次大学生社会实践耕读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开展学农为农行动,探索实践了“乡村振兴”反哺高校的“耕”与“读”相促相融教育模式。
公益课堂惠春耕
为解除农户家庭后顾之忧,马烨村驻村工作队联合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农仓”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启动化雨润“芽”暖春耕——线上乡村儿童公益课堂活动。该项目依托互联网平台,为乡村儿童量身打造多元化公益课程,将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美育深度融合,同时开设“一对一”数学辅导、“妙笔生花”书法课堂、诗歌鉴赏及作文专项拔高课,以及“趣味科学”科普课程,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线上公益课堂讲义
自活动启动以来,团队始终坚持关爱乡村儿童健康发展、弘扬志愿精神、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初心,累计服务20余名乡村儿童。线上课堂的精准帮扶,不仅让孩子们在学业上提升,更让忙碌在田间的农户们无后顾之忧。
据了解,甘肃农业大学共派遣6支帮扶队赴甘肃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帮扶工作,各驻村工作队用“新农科”思维谋划农业新途径,在实践基地建设、学生科研训练和成果转化中加强服务区域经济导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各类资源,打造了“甘农仓”等多类品牌和项目,助力岷县乡村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户稳产增收贡献更多力量。(文/图 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