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奔涌,岁月如歌。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刘家峡水库50余年的枢纽作用到永靖文旅的破局发展,从流域治理的系统工程到乡村旅游的富民实践,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画卷正在展开。
刘家峡水电站俯瞰图
黄河上游的生态枢纽与发展引擎
自1969年发电以来,刘家峡水库如同镶嵌在黄河上游的一颗明珠,以多维举措守护着流域生态,驱动着区域发展。在生态绿化与水源保护领域,库区累计植树造林超100万株,新增植被面积约3300亩,构筑起黄河上游的“绿色屏障”。
黄(黄河)洮(洮河)交汇景观
面对黄河“泥沙大考”,刘家峡水库创新实践联合治理模式。与龙羊峡、小浪底等上下游枢纽协同开展调水调沙,以每秒超1200立方米的持续水流为动力,带动中下游各级水利设施联合拉沙,不仅破解了河道淤积的难题,更通过库容维护提升了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在水库生态管护中,常态化清淤机制已累计完成3100立方米作业量,汛期对三岔河谷等重点区域进行清漂打捞,确保水源地“水清河净”。
黄河三湾水上项目
依托130平方公里的水域资源,刘家峡水库探索“生态+文旅”融合路径。水域内帆船、竹筏等水上项目与岸边卡丁车、露营地等形成业态矩阵,节假日篝火晚会、露天电影等体验活动,让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红利,成为永靖县文旅产业的重要支点。
从生态治理到文旅破局的全链条升级
在刘家峡水库生态赋能的基础上,永靖县以系统思维推进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近年来,永靖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密切关注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以黄河、洮河、湟水河流域及“三大库区”为重点,在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领域,不断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力度,近五年来,永靖县实施304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累计投资达275亿元,完成投资63亿元。
刘家峡水电站工业博物馆
永靖县文化旅游产业中心主任王玲表示,永靖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依托黄河资源优势,定位文旅首位产业,以“文旅+”战略推动多业态融合,精心打造的“黄河九景”串联起黄河在永靖段的百里风情线,全面融入区域旅游环线。永靖县2024年接待游客637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35.44亿元,2025年1至5月游客量与旅游收入更实现23.99%和42.93%的同比增长。
三湾壹号农家乐
永靖县三塬镇东风村党委副书记陈克红表示,东风村作为乡村旅游示范村,52户农家乐、25户观光住房与18户停车场构成完整服务链,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00万元,印证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逻辑,而黄河三湾景区则以“三湾六滩”的独特地貌为基底,布局帆船、网红桥、露营地等多元业态,形成“白天游乐+夜间体验”的沉浸式旅游场景,成为永靖文旅的新名片。(文/图 蔡玥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