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南市宕昌县依托丰富的水利资源,立足于“民生”和“生态”两大理念,凝心聚力、科学施策,持续优化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的幸福河湖,实现河湖系统治理、管护能力提升、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
端午节期间,走进宕昌岷江生态修复水景观现场,清澈的水域如明镜般映照着蓝天绿树、鲜花,为城市增添灵动之美。宕昌县在城区休闲步道、民生经济美食一条街、官鹅沟大景区组织系列主题活动,欢畅惠购、民俗体验、亲子互动、康养驿站、歌舞表演等多元场景,让广大市民和游客“粽”情欢乐,沉浸式体验传统佳节、感受康养慢城魅力。
官鹅沟俯瞰图
近年来,宕昌县以生态修复为抓手,大力推进河湖库“清四乱”,按照“政府主导、国企运行”模式,由县水投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河道砂石资源,实现河道综合治理与砂石资源开采“双赢”。官鹅沟大景区更入围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评审。
宕昌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核心,构建起严密的生态守护体系。县、乡、村三级230块河长公示牌,如同忠诚的卫士,矗立在河道两岸;328名河湖长接过接力棒,迅速投入工作,让河湖治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2024年,河湖长们用脚步丈量每一处水域,13689人次巡河记录,105.24%的巡河率,是他们守护生态的生动写照。同时,宕昌主动加强与武都区、礼县、舟曲县等相邻县(区)的沟通配合,建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共建共管机制,共同提升河湖管护实效,共同奏响流域治理的和谐乐章。
官鹅沟
面对河道乱采滥挖、无序经营等问题,宕昌多部门联合行动,将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砂石资源统一管理,从源头遏制乱象;3个河道清淤疏浚方案的实施,让13处河道重焕生机;智慧水务平台的230个监控设备,如同24小时值守的“千里眼”,线上线下巡查结合,让破坏生态的行为无处遁形。
在崖寺沟清洁小流域,4座新谷坊、3座鱼鳞坝筑起坚固防线,2.04万余株落叶松扎根山野,15平方公里的流失区域披上绿装。岷江、角弓河等5条河流已完成健康评价,正在有序推进阿坞河等3条河流的健康评价工作。如今,宕昌的地表水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断面优良率100%,曾经浑浊的河水变得清澈见底。
官鹅沟景区
2025年以来,宕昌县深入推进旅游活县工程,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凸显战略首位产业引领作用,将文化旅游打造成支柱产业。宕昌实施鹿仁游客服务中心等6个旅游品质提升项目,开工建设“官鹅盛典”,并在“五一”节前投入运营架空索道,畅通“两沟”大环线,优化完善“宕昌一码游”功能,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部实现在线预约预定。
2025年端午假期,全县接待游客40.21万人次同比增长9.36%,综合旅游收入达22718.65万元,同比增长10.33%。宕昌启动官鹅沟大景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自然灾害隐患治理项目,力促雨水入河、污水入网、垃圾入场,让官鹅沟永葆青山远黛、绿水含烟、人景相融本真。同时,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精心装扮哈达铺上街等5个“长征村”,以“7+N”模式强力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努力将宕昌打造成为引领全市、全省一流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官鹅沟景区
从生态困境到绿色蝶变,陇南市宕昌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如今,这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生态美景成为最亮丽的名片,而生态红利也正化作百姓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为美好生活注入强劲动力。(文/图 刘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