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组织师生共话新思想 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6-27 18:58:40

视频摄制:巩如玉

 “当双脚真正踩在黄土地,才读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千钧分量!”“将‘国之大者’融入学科使命,以种业振兴为支点,撬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的崛起,是我们农科人的时代答卷!”……一句句饱含深情、掷地有声的宣讲,在甘肃农业大学逸夫科技馆内激起阵阵热烈掌声。

  6月26日上午,甘肃农业大学“理响校园 · 培根铸魂”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展示活动举行。10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年级的师生宣讲员同台竞技、深情讲述,以鲜活故事诠释宏大理论,用专业情怀升华家国担当,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想盛宴。校党委副书记廉志端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甘肃农业大学组织师生共话新思想 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_fororder_3V8A6134.JPG

活动现场 摄影 张馨正

甘肃农业大学组织师生共话新思想 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_fororder_3V8A6124.JPG

活动现场 摄影 张馨正

  廉志端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宣讲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青年心灵”的创新实践,希望大家展现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情感温度与实践力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校园深植厚培、开花结果。

  多维视角:理论照进现实的“身边故事”

  宣讲集中展示了学校“铸魂之声”等4大宣讲团代表风采。学院党委书记黄振华、刘娟、党支部书记陈彤彤通过“实践印证”,分享了如何将“党建引领”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事业发展实绩印证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思政课教师白雪、张兴毅通过“深度转化”,以学术逻辑讲透政治道理。辅导员赵宁以“解锁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心’密码”为题,讲述了陪伴学生成长的点滴,展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实践。

  研究生史燕蓉讲述了甘肃省科技功臣孙万仓教授带领团队攻克冬油菜北移难题的科技故事,展现甘农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赤子之心;研究生徐庆迪分享了甘肃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唱响新时代青年维护民族团结的青春强音;研究生曹钰婷、本科生李玲燕分享了“自找苦吃”、投身乡村的实践感悟,展现新时代农科学子将青春之“种”深植沃土的坚定决心。

  宣讲中,师生们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来,将宏大的国家战略、深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一个个有血有肉、可感可及的甘农故事、陇原实践,实现了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思想伟力与情感魅力的有效融合。

  宣讲前,在甘肃农业大学分别举办了教师组和学生组选拔赛,经严格评审,最终遴选出10位优秀代表进行了集中展示。宣讲现场还举行了颁奖仪式,此次共评出优秀组织单位5个,理论宣讲先锋2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8名。出席活动的领导为获奖师生进行了颁奖。

甘肃农业大学组织师生共话新思想 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_fororder_3V8A6390.JPG

颁奖现场 摄影 张馨正

  培根铸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实践

  师生同台宣讲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理论传播的感染力,引发强烈共鸣。

 “黄书记讲述的小草故事和史燕蓉同学分享的油菜育种传奇,让我深刻感受到农科专业的价值,更坚定了我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志向!”草业学院张津激动地说。

  机电工程学院张佳诚同学表示:“听学长学姐讲如何用所学参与乡村振兴,比任何说教都更有说服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是空话。来自同路人的榜样力量,让我投身‘三农’的信念更加热切。”

 “作为辅导员,参与宣讲也是自我提升。为了讲好‘以学生为中心’,我更加用心解决学生诉求,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践行。”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赵宁深有感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庆丰评价:“师生共讲实现了教学相长、知行互促,打通了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师生共研:从“我听讲”到“我来讲”的传播转变

  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将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组建理论政策、校史文化等4支专业化宣讲队伍,成员涵盖各层级师生代表,创新开展“宣讲+报告会”“宣讲+故事会”等多种形式活动,构建“党委领航、品牌聚力、师生共研、同台宣讲”的工作格局,实现了理论学习从“我听讲”到“我来讲”的转变。

  当“小草擎天”的坚韧、“种子传奇”的拼搏、“向下扎根”的青春在宣讲台上交相辉映,甘肃农业大学正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强大思想动力。(文 郭静静)

编辑:王奇英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