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军马场:祁连山下的绿色发展实践样本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6-27 18:58:55

  6月26日,由张掖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国甘肃网、山丹县委宣传部、山丹县委网信办、山丹艾黎纪念馆承办的“路易 · 艾黎中国情”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丹军马场。这座拥有2000年养马历史的军马场,正以当代生态实践勾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这片总面积329万亩的土地,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马都”,更是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一环——173万亩划入祁连山国家公园,212万亩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生态保护成效直接关系河西走廊的水源涵养,山丹军马人也以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诠释着“两山”理论的深刻内涵 。

山丹军马场:祁连山下的绿色发展实践样本_fororder_图片6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祁连山下的绿色发展实践样本_fororder_图片5

山丹军马场

  科技赋能生态修复:让草原“焕新颜”

  2025年以来,山丹军马场以“两山”理论为指引,将智慧化管理注入生态保护。通过搭建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农田灌溉、植被监测实现精准化调控;在退化草原改良中,引入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植被盖度,结合人工饲草地建设,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提升。如今,岩羊在草坡跳跃、马鹿于林间穿梭,黑颈鹤等珍稀鸟类重返湿地,祁连山北麓的生物多样性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截至目前,马场已完成草原围栏、退化草场改良等系列工程,让188万亩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机。

  产业转型激活绿色动能:从“养马”到“养生态”

  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山丹军马场探索出三产融合的转型路径。农业领域,建成机械化马铃薯基地与燕麦草绿色生产基地,通过滴灌技术节水30%以上,打造“祁连山雪水灌溉”的农产品品牌;工业端深化国企改革,将传统马产业与现代加工技术结合,开发马奶、马具等高端产品;旅游业则以“丝路马都”为IP,串联万马奔腾实景表演、艾黎纪念馆等资源,推出“生态体验+马文化研学”线路,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0%。

  生态红利反哺民生:共绘乡村振兴图景

  生态旅游、马文化体验等新业态,为周边村民提供了驯马师、导游等超2000个就业岗位,牧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2万元。马场还牵头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民宿、特色养殖,形成“马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马场将生态修复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为周边村落改造饮水管网、铺设光伏路灯,让“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

  站在祁连山顶俯瞰,山丹军马场的万亩草原如绿色绸缎铺展,马群踏过的土地正萌发新的生机。这座千年马场用实践证明,当马蹄声与生态保护的节拍同频,绿水青山终将化为滋养一方的“金山银山”。(文/图 高亚静)

编辑:王奇英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