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开始分批向贸易伙伴发出威胁加征关税的信函五天后,曾谨慎地认为自己不会收到此类信函的欧盟,终于成了白宫第四轮“关税通牒”的收信人。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30%的关税,理由是欧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导致美国对欧贸易出现“长期、巨大且持续的”逆差。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的信函内容
信中措辞与过去几天发给其他贸易伙伴的信函基本一致,包括警告对方不要对此次加税进行报复、鼓励对方企业迁入美国、若对方积极配合可能对税率进行调整等。
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极限施压”,自然招致欧盟各界强烈不满。
“欧盟将胜利拱手让给了美国”
包含27个成员国的欧盟作为单一经济体,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委员会一直将双方间的贸易描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关系”。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双方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7万亿欧元(约合2万亿美元),平均每天46亿欧元。
在美国现政府上台之前,欧盟和美国一直保持着总体合作的贸易关系,美国对欧盟产品的平均税率为1.47%,欧盟对美国产品的平均税率为1.35%。
但是自重返白宫后,特朗普一直抱怨欧盟对美贸易顺差是“占美国便宜”,并因此“无差别”地对欧盟加征了25%的汽车关税、50%的钢铝关税,以及“对等关税”缓征期间10%的“基准关税”。
△美联社报道截图
虽然欧盟一直表示希望通过谈判与美国达成一份公平的贸易协议,但在谈判过程中,美国政府却 “变脸”不断,令欧方猝不及防、无所适从。
在美国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全球仲裁、贸易和辩护业务联席主管泰德·墨菲看来,欧盟把当前与美国的谈判“太当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在美国眼里,这基本就是在谈判欧盟向美国“投降”的条款。
△泰德·墨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方认为欧盟不应被美国惯用的威胁伎俩吓倒,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由于内部在对美立场上一直存在分歧,欧盟在谈判中的姿态始终“偏软”。这也给了美方“拿捏”欧盟的更多筹码。
为了应对美国的“关税变脸”,欧盟一直在做两手准备: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分歧;如果谈不成将考虑采取反制措施。
作为反制措施之一,欧盟曾决定对美国总额210亿欧元的输欧产品加征最高50%的第一轮关税,并为给谈判留出时间而将这一关税生效日推迟至7月14日。可就在这一天到来前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又宣布将反制关税生效日延迟至8月初。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不仅如此。
欧盟正在考虑的第二轮反制方案最初设想规模为950亿欧元,但有欧盟官员透露,在多个担心过度刺激美国的欧盟成员国游说下,这一反制规模已降至720亿欧元。
△欧洲新闻网报道截图
另有报道称,欧盟已经在其下一个七年期中期预算草案中移除了向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数字税的选项。该选项此前一直受到美国抨击,被认为是欧盟反制美国关税的重要撒手锏。
在美国《政治报》看来,欧盟弃征数字税是“将胜利拱手让给了美国政府以及美国科技巨头”。
△美国《政治报》报道截图
欧盟只能“无可救药地听任美国摆布”?
欧盟在贸易问题上的矛盾表现,其实和它在安全防务领域的处境是相互关联的。
英国《卫报》的文章称,美国对欧盟发出征收30%关税的威胁对欧盟的信心是一个打击,因为欧盟在谈判中已经“秘密投降”,不得不为了欧洲更广泛的安全和防务需求而牺牲贸易。
有欧盟外交官表示,很难孤立地看待这些贸易谈判,因为谈判会影响到欧盟与美国关系的方方面面。毕竟在现阶段,欧洲仍严重依赖美国的保护。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但在贸易上让步真的能换来美国对欧洲的安全承诺吗?
为了实现“让特朗普满意”的既定目标,上月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强行完成了特朗普“交办”的最重要任务——除美国外的各北约成员国须在十年内将军费增加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
但不少分析认为,考虑到当前欧洲国家普遍经济低迷、财政吃紧,加之美国一边施压欧洲涨军费、一边却对欧洲狂挥关税大棒,这一峰会“成果”无疑将在欧洲制造新的矛盾。
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说,美国威胁征收高额关税,以及这些关税可能对跨大西洋贸易造成的损害,恰好是增加军费开支的障碍。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截图
有德国媒体日前刊文指出,欧盟当前的困境主要是由自己造成的。
文章称,由于没有谁能够真正代表全欧洲利益并且具备足够的权威性,欧盟在贸易政策上始终存在内部分歧,在安全政策上严重依赖美国,在整体战略上不知所措,从而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只能“无可救药”地听任美国现政府各项政策的摆布。
文章认为,为了自身长远的利益,欧盟唯一正确的策略只能是在不刻意讨好美国的情况下表明与美国继续合作的意愿,但在任何问题上都不应过分委曲求全;相反,欧盟必须把“去美国风险”纳入自身战略议程。
△德国《商报》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单姗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