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伦贝尔各地夜市如繁星般涌现,凭借独特烟火气与浓郁民族风情,吸引各地游客感受草原之夜魅力,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增长、传承民族文化、彰显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扎兰屯东步行街夜市
扎兰屯东步行街夜市的变迁,是这场蜕变的生动注脚,180余个统一规划的小吃车沿街道铺开,89个加盖垃圾桶整齐排列,“摊主自管”模式督促经营者共同守护着夜市的洁净。“过去逛夜市总担心踩一脚油,现在地面比家里客厅还干净!”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先生边品尝羊肉串边感慨道。
这样的升级并非个例,而是呼伦贝尔市的共同实践。2024年,海拉尔区东山红星不夜城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苍狼白鹿雕塑、3D裸眼大屏、整齐划一的集装箱夜市、一场场特色演出和儿童游乐区共同构建了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
海拉尔区东山红星不夜城
从“粗放生长”到“精细运营”,背后是治理理念的升级。如今,呼伦贝尔的夜市是“烟火气”与“文明范”和谐共生的生动样本。不久前,24位台胞来到呼伦贝尔古城夜市,开启“寻宝”之旅。古城南门歌舞欢腾,夜市中香气四溢,台胞们穿梭于摊位间,品尝了白桦树汁、内蒙古酸奶等特色美食,还购买了牛肉干、奶贝等伴手礼。
呼伦贝尔古城
在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伊德喜”美食非遗集市暨夜市活动每周六准时开市。20余个摊位有序排列,奶桶羊肉咕嘟作响,布里亚特包子热气升腾,民族舞蹈热情奔放,马头琴声悠扬,市民游客在热闹的文艺汇演中品尝草原滋味。当游客带着皮雕挂件、毛毡饰品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伴手礼,更是对草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伊德喜”美食非遗集市
如今的呼伦贝尔夜市,不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地方,更是传承和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平台,让市民游客在城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历史文化的沉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法治夜市
在海拉尔区伊敏河畔,一个特殊的摊位引得市民纷纷驻足:十余家政法及相关部门变身“法治摊主”,轮流“出摊”普法。“法治夜市”打破了传统的宣讲模式,通过法律法规有奖竞答、朋友圈打卡、普法大转盘、拼图、套圈等新颖的活动形式,让法律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扎兰屯市中医药文化夜市
夜市不仅是普通人的生计所系、地域特色的生动表达,更成为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当最后一盏灯熄灭,留下的不仅是满地烟火,还有关于生活与热爱的无尽余温,映照着文化传承的深厚温度,折射出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彰显着新时代北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文 庄嘉慧 图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