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澧县葡萄藤下缀“新果”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18 16:55:46

  盛夏,湖南澧县沃野之上,葡萄藤叶恣意舒展,青翠的葡萄垂坠在绿荫下,饱满圆润。

  智慧葡萄园内,水肥一体化、生产数据化、生产环境智能化……“聪明”农业的脉络串联起土壤、绿叶、果实,织就一张科技之网。

湖南澧县葡萄藤下缀“新果”_fororder_图片1

澧县智慧葡萄园内即将成熟的葡萄 摄影 李媛

  自1986年种植巨峰葡萄,到1996年引进红地球、红宝石无核、美人指等品种,再到2012年500亩阳光玫瑰葡萄的规模化种植,历经30多年的耕耘,因葡萄而闻名的澧县,如今也将现代智慧农业在澧县大地上铺展开来,哺育着产业的发展。

  “现在的糖分大概是14%—15%,等糖分达到18%就可以采摘了。”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彭建伟用一组数据道出澧县智慧葡萄园对果实品质的严格把控。“经过精准修剪后,一根枝蔓只保留一串葡萄,一串葡萄控制在50粒—70粒,以确保营养集中供给。”经历过低品质带来的低收购价阶段,澧县人深知,传统的“高产”种植模式虽能保证产量,却因果粒大小不均、甜度波动大等因素,难以满足市场对品质的需求。

  目前,澧县通过疏花疏果、标准化生产、智慧生产等干预,推动产业从“以量市”向“以质定价”的战略转型。

  “精打细算”保障着果实的好品质,而产品种植“基本功”直接决定着果实的“存亡”。

  “对葡萄种植来说,避雨栽培是关键措施。”谈及避雨设施,彭建伟将目光移至葡萄园内整齐排列的“小屋”。目前,澧县实施100%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促使其走向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的道路,而澧县葡萄无公害避雨栽培等技术已被编入湖南省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向全省推广。

  凭借着好味道,澧县生产的阳光玫瑰葡萄迅速在全国市场上打开知名度,并逐渐在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打开销路。2024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6.7万亩,产业产值超30亿元。

  这份“智慧”耕耘的成果,也正转化为种植户手中沉甸甸的收获。“质量上去了,价格自然也高了,收入也就上去了。”澧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卢赐军介绍。如今,产业共辐射全县共12个镇街1万余户农户种植葡萄,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

  随着澧县推动葡萄产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深度融合,传统果园正焕发科技新颜,一串串凝结着智慧与汗水的“新果”,已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文 李媛)

编辑:周雨晴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