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西北风来 塞柳长青——甘肃魏晋画像砖特展”将在长沙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精选甘肃多家博物馆的魏晋画像砖及相关文物共164件套,其中画像砖65件,详尽展现古人的出行交游、宴饮美食、畜牧耕作、制衣装扮、游艺娱乐等生活细节,游客得以窥见河西地区农牧业开发、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脉络,湖南名人、清代湘军将领左宗棠与甘肃地区的渊源。
驿使图画像砖(复制件) 摄影 李芳森
画像砖是一种古代墓葬建筑构件,具有装饰作用,其内容源自现实生活,又寄托着古人对死后生活的信仰。甘肃地区古代墓葬数量众多,自汉以来画像砖墓、壁画墓就已出现,并在魏晋十六国、唐、宋、金、元时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甘肃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存的魏晋时期画像砖画面古朴、独具趣味,反映了河西地区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两汉魏晋历史的重要资料。
游客在拍照记录 摄影 李芳森
展览内容以河西走廊地区魏晋画像砖中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分为“从前车马慢有驿站”“烟火升处加餐饭”“穿衣打扮宜用心”“赏心乐事多雅趣”“此心安处是吾家”五个部分,此外还增加展览缘起部分“塞柳长青守一方”。
众多展品中最引人瞩目的文物要数驿使图画像砖,描绘了古代信使骑马传递文书的灵动场景,是中国已发现最早的邮驿制度图像资料;还有一组铜从骑,与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出土自同一个地方,马的神情形态也极为相似。画像砖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场景,如进食图、切肉图、宰羊图、厨房图、耕地图、扬场图、晾衣图、开箱图、宴饮图、六博图、帐居图等,再现了魏晋人丰富且鲜活的日常生活,传递出平凡生活里踏实、坚韧、知足的情感。
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在欣赏文物 摄影 李芳森
长沙博物馆执行策展人马湘蕾介绍,为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展陈在每个部分相对应地增加了古人坐飞机、露营烧烤、换装、打架子鼓等现代元素和互动装置,体现古今生活对比,让观众代入当下“我们”的视角,与魏晋人来一场生活对话。此外,展厅内还设有驿使图画像砖的套色印章,后期也会在触摸交互机上线画像砖的数字拼图游戏,希望能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看展体验。
本次展览免费开放时间为2025年7月26日至10月19日(逢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吸引不少观众前来参观 摄影 李芳森
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参观需求,长沙博物馆将于2025年8月1日至8月31日(周一闭馆)实施为期一个月的延长开放时段服务,开放日延长开放时间至20:30(20:00停止预约),每日增加预约名额2000人,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文 万国珍 刘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