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宁县开启“智慧+”双拥模式 用数字化手段让尊崇服务更精准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29 10:10:16

  “你们不仅记得我,还懂我心里念着啥。”近日,当92岁的陈爷爷收到AI生成的“个人军旅记忆相册”时感慨万千,这是湖南省新宁县在抗战胜利80周年和“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开启“智慧+”双拥模式的生动一幕。

  近年来,该县将“智慧+”的技术名词变为拥军优属的具象实践,用数字化手段让尊崇服务更精准、军民联系更紧密、传统情谊更深厚。

湖南新宁“智慧+”尊崇关爱精准直达暖军魂_fororder_1

新宁县人武部看望慰问101岁抗日老兵 供图 新宁县委宣传部

  精准滴灌,让关怀落地“有温度”

  日前,该县人武部领导来到病房,看望慰问101岁的抗日老战士陈爷爷,老人颤颤巍巍地紧握慰问人员的双手,瞬间湿润了眼眶。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复员军人,新宁县相关工作人员带着便携式智能终端上门,同步上传老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需求。

  针对分散在外地的新宁籍现役军人,该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家乡变化VR全景”,让他们通过手机就能“云游”家乡风貌。

  数据跑路,让尊崇服务“不打烊”

  “没想到退伍这么多年,家乡还能精准记得我的服役信息。”近日,收到定制化慰问短信的退役军人李大哥感慨。

  据悉,新宁县搭建的退役军人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服役档案、家庭状况、就业需求等多维数据,为每位优抚对象建立了“数字档案”。节日慰问时,系统自动匹配对象身份发送专属祝福;遇到政策调整,AI客服会根据人员类别推送适配的优待政策,让“人找服务”变成“服务找人”。

  不仅如此,该县本地政务APP还开通“拥军服务专区”,军人军属可在线申请优待证、查询安置政策、预约法律援助,平均办理时间较线下缩短60%。这种“数据多跑路,军民少跑腿”的服务模式,让尊崇从节日的仪式感延伸为日常的获得感。

  科技搭桥,让军民情谊“不断线”

  营区外,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开发的“军属就业云平台”,已为30余名军属匹配到灵活就业岗位。

  这些细节的背后,是“智慧+”对传统拥军模式的升级,不再是“大水漫灌”式的慰问,而是通过数据分析锁定最需要关怀的群体;不止于物资送达,更注重用技术手段打通情感连接。

  截至目前,新宁县已探索实现“从短信里的一句问候,到数据中的一份牵挂,再到服务里的一份精准”的“智慧+拥军”新模式,不仅让双拥工作更富时代感,更让军政军民的鱼水情在科技赋能中愈发深厚,为新时代双拥工作写下了温暖注脚。

编辑:周雨晴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