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特朗普以四种方式撼动美经济根基
来源:参考消息  |  2025-07-28 17:13:25

  参考消息网7月28日报道 德国《商报》网站7月4日发表题为《特朗普以四种方式撼动美国经济根基》的文章,作者是延斯·明希拉特,编译如下: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惊人的速度破坏了不久前还极具韧性的美国经济,刚被签署入法的《大而美法案》也于事无补,反而加剧了美国经济的诸多风险。

  1.债务问题:危险的混合物

  《大而美法案》首先意味着一件事:难以估量的债务豪赌。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未来十年,美国将减税4.5万亿美元,削减支出1.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新增赤字3.3万亿美元。目前,美国已经背负了36.2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在正常情况下,这一切还算可控。但债务之所以长远来看难以预测,首先是因为未来利率走向的不确定性。美债收益率已达到4.3%,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具有推高通胀的效果,造成了不小的利率风险。

  同样危险的还有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持续攻击和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引发的猜测。人们担心美国政府强迫美债持有者将高息债券换成100年期零息债券。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人们对美国金融体系失去信心,甚至引发国际债券投资者的抵制。

  美国债务可持续性面临的第二个风险是,特朗普的“革命”可能让经济丧失长期增长动力。极具攻击性的贸易政策、对民主准则的系统性漠视、对科学的敌意——所有这些都破坏了过去几十年美国经济奇迹的基础,损害美国的增长机会。在美国,由政治不稳定性、日益增长的经济风险和鲁莽的债务政策构成的危险混合体正在生长。

  2.对外贸易:危机尚未解除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惩罚性关税都是特朗普达成地缘政治和经济目标的手段——要么是为了恐吓甚至讹诈对手和盟友,要么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

  然而,这种算计迄今为止并未奏效:只要美国人的消费超过生产,贸易逆差就会持续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学界普遍认为,这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最终会成为飞向美国的回旋镖:由于通胀率上升,至少部分关税最终将落在美国人头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计,计划中的惩罚性关税最多可能导致普通美国家庭每年额外支出2600美元。

  对于构成美国经济成功基础并且依赖全球市场的科技巨头而言,特朗普的关税战意味着一级商业风险。从长远来看,美国政策的可预测性和可靠程度将逐渐下滑,对美国的信心也将迅速崩溃。

  3.经常项目:依赖外国

  正当特朗普几乎是在破坏外界对美国政治的信任之时,他却比以往都更依赖这种信任。毕竟,正是国际投资者在支撑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2024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达到1.18万亿美元的新纪录。

  “特朗普主义”的矛盾之处再次显现:经常项目逆差说明,比起对外投资,美国更能吸引外国资本。如果特朗普要实现经常项目平衡,就必须降低美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但他的目标恰恰相反——特朗普正通过减税和减少官僚主义来吸引外国资本,这就会反过来扩大经常项目逆差。

  4.美元下跌:不信任的信号

  自特朗普1月20日入主白宫以来,美元贬值超过11%。这可以解释为特朗普预期的效果,因为美元走弱能缓和美国的贸易逆差。

  但另一方面,这也完全可以解释为国际投资者对美元的不信任信号。毕竟,理论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应该使美元升值,而乌克兰和中东的地缘政治危机本应强化美元的避风港地位。但这些机制已经不再理所当然。取而代之的是怀疑。

  这位所谓的自由世界领袖以关税战、对民主体制的破坏和鲁莽的债务政策,亲手引发了一场信任危机。全球金融界投出的“不信任票”表现为美元突然走软,同时资本市场长期利率上升。

  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后,有人认为他或许能释放市场活力,解放经济。而在他就职几周后,巨大的幻灭感随之而来,然后又被恐惧取代——人们担心,美国的制度能否在特朗普手中存活。(编译/钟思睿)

编辑:田媛媛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