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堂走出校园绘青绿画卷
来源:浙江日报  |  2025-07-31 09:55:20

思政课堂走出校园绘青绿画卷_fororder_zjrb2025073100010v03b002

学生们参观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历史文化馆。 潘冯豪 摄

  晨雾氤氲,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的桑基鱼塘如一幅晕染的江南水墨。荻港鱼庄内,“塘泥壅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的生态循环——千年农遗的智慧正在非遗馆负责人的讲解中娓娓道来。“蚕沙掉进鱼塘,鱼儿长得胖胖的,塘泥又变成桑树的肥料——这就是我发现的生态循环。”双林镇庆同小学学生吴辰宇和小伙伴们瞪大眼睛,指着循环示意图兴奋地说。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南浔区教育局携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浔校区管理办公室,以共建“水晶晶·浔思政” 品牌为引领,共同打造“青绿赋能·浙里浔梦”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桑基鱼塘读懂生态“小秘密”,成为南浔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课堂的生动一幕。

  活动中,不同学段的学生们在古老的生态价值链中,层层解码农业生产和非遗精髓。走进桑基鱼塘历史文化馆与绫绢传承馆,中学生对比《桑基鱼塘农书》与现代技术,在“菖蒲驱虫与智能监测”“天然染料与环保理念”的碰撞中,求解生态“方程式”,理解古今智慧的辩证。在双林古镇,大学生结合余村5G养鱼经验,畅谈“生态+科技+文化”共富新公式,探索“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守护生态就是守护绿色财富,传承技艺能让文化变现。”从鱼塘到古镇,从桑叶到绫绢,学子们接力感悟。

  “这场跨越学段的实践探索,不仅成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鲜活范本,更清晰勾勒出共富闭环,让流淌千年的生态智慧在青春接力中绽放时代光芒。”南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淑瑶)

  

编辑:闫宁钰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