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强昱霏 杨一
8月13日-20日,由天津市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遇见·运河”文化创意市集系列活动在天津市武清区举办。8月15日晚,来自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和危地马拉的四位国际青年组成津派文化体验官团队,来到天津市武清区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特色文化之旅。
中国青少年和武清文旅部门工作人员欢迎国际青年到访武清博物馆 摄影 刘俊苍
工作人员向国际青年们介绍香囊的功效和寓意 摄影 刘俊苍
国际青年们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在京津冀文创展台前,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古代香囊的制作工艺、功效和美好寓意,并教他们编制了寓意吉祥好运的红色手绳,几位青年合作默契,很快就完成编织,平添腕间风情和好运。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换上唐装,变身寻宝队,穿越到唐朝,领取通关文牒,来到“雍阳城里”,开启文博通关之旅。
国际青年参观武清博物馆 摄影 刘俊苍
国际青年在“云鬓金步亭”体验逗笑杨贵妃 摄影 刘俊苍
在“云鬓金步亭”,国际青年们看到了传说中的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她性格温婉,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国际青年寻宝队的第一关,就是要想办法逗笑杨贵妃,委内瑞拉青年李查娜和吴瑞龙率先出场,但最终败下阵来。吴瑞龙了解到杨贵妃的生平后,灵机一动,用流利的汉语开始夸赞杨贵妃,见杨贵妃不笑,吴瑞龙改用英语赞美杨贵妃:“You’re beautiful and pretty!”最终杨贵妃禁不住笑了起来,大家终于通过了第一关。
国际青年体验对颂古诗 摄影 刘俊苍
“Nice to meet you!”国际青年们刚来到第二关“戒尺斗才堂”门口,守候在这里的书生就用地道的英语迎接他们的到来。第二关要进行古诗对决。书生拿着古诗词书卷,一句句地背起古诗来,尽管危地马拉青年李鸿洋和委内瑞拉青年吴瑞龙中文水平不错,但还是一次次败下阵来。大家总结失败经验,重新“出征”,分工协作,一边记录文字,一边练习发音,在几次失败后,终于一起完成了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著名诗歌《静夜思》。
国际青年在“东风转运台”闯关 摄影 刘俊苍
第三关“东风转运台”,国际青年们大都是第一次见到中国古代的骰子,“转运台老板”讲解了相关规则后,他们尝试猜骰子合计点数的大小,不一会儿就掌握了规律,纷纷猜中,顺利通关。
文化小志愿者向国际青年介绍武清地方小吃杨村糕干 摄影 刘俊苍
国际青年寻宝队乘胜追击,抵达下一关“悬壶笑忘斋”,等待他们的是一位英语流利的女孩,她向国际青年们介绍了武清非遗美食杨村糕干和烤素鸡,并提出通关问题,印度尼西亚青年习音平边品尝杨村糕干,边向女孩请教。女孩告诉她,杨村糕干是天津市武清区杨村街道的传统知名糕点,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源于云片糕,是典型的运河文化产物。它以优质大米、白糖为主料,经浸泡、碾压、箩筛、搅拌、发酵、成形、加热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口感松软、绵软筋道,易消化、健脾胃、且香甜可口。
国际青年通关成功 摄影 刘俊苍
国际青年们来到最后一关“笔落山河居”,在画坊先生的带领下,大家体验了制作葫芦宝扇和福字挂件,了解了它们的美好寓意,并集齐通关文牒印章,武清博物馆馆藏珍品——清·粉彩百鹿图鹿头尊,最终闯关成功。
国际青年展示通关奖品武清礼物 摄影 刘俊苍
武清区博物馆位于区文化公园内,全年对外免费开放,近两年创新组织开展各类闯关剧本杀、非遗真人秀等文化普及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国际青年们纷纷表示,此次武清行收获满满,希望下次可以带着朋友一起再到武清,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文 刘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