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菜农专线”与它满载的“新鲜生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8-29 18:19:15

视频拍摄:席春燕 李豆 剪辑:席春燕

  国际在线湖南报道(记者 周雨晴 实习生 李豆 席春燕):凌晨四点半,整座城市还笼罩在夜色当中。而在此时,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桐木村的一块菜地里,却已亮起微光——当地村民唐小英头戴照明灯,弯腰钻进自家菜园,指尖在晨露浸润的空心菜间快速掠过。

  “叶子菜要赶早来摘,才能保证是最新鲜的。”唐小英的说话声里,夹杂着掐断菜梗的脆响,格外清晰。“这些菜都没打药,纯天然的,所以有些会有点虫眼。”不一会儿,唐小英便收获了满满两大袋空心菜。

  其实早在前一天的下午,唐小英已经把辣椒、丝瓜、茄子这些便于保存的蔬菜提前摘好备齐,就是为了赶早坐早班公交进城卖菜。

湖南长沙233路“菜农专线”护航新鲜生意

采摘的新鲜蔬菜 摄影 周雨晴

  “以前没有公交车,只能自己骑车去镇上去卖。”提着刚摘的空心菜回到家,唐小英片刻不停地整理着要带到市场卖的菜。

  五点半左右,唐小英推着沉甸甸的装满蔬菜的小拖车走向村口的公交站。此时,这里陆续聚集了不少菜农,他们大多数是桐木村的妇女和老人,人人手拎篮筐、拖车载菜,都是一早在自家菜地里的收成。

湖南长沙233路“菜农专线”护航新鲜生意_fororder_mmexport1756451033747

桐木村村民的菜地 摄影 周雨晴

  这些菜农的菜摊规模都不大,往往就是几筐当季的蔬菜瓜果,但每一棵菜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与期盼。

  村民们等待的是233路公交车,这条被当地居民亲切称为“菜农专线”的特殊线路,每天六点准时从桐木公交首末站发车,驶向麓云路地铁站,菜农们再从那儿前往附近的柏家塘农贸市场。

湖南长沙233路“菜农专线”护航新鲜生意_fororder_mmexport1756451048298

233路公交车进站 摄影 周雨晴

  车一靠站,菜农们便拉着拖车、提着菜篮有序上车,驾驶员樊金超熟练地帮菜农们安置菜篮、拖车。他也是莲花镇人,233 路开通的7年里,他每天都在这条乡村与城市的线路上往返。

  搁在7年前,没有公交,菜农只能坐乡村巴士进城,单程10到20元的车费,几乎要占去小半天的收入。如今,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年轻人也只需要2块钱,就能直达市场。

  “233路公交刚开通时,车上的菜农没几个,近两年,随着大家种的菜越来越多,乘车的人也渐渐挤满了车厢。”樊金超介绍。为了方便菜农和乘客,长沙公交集团特意把早晚班次的车辆从8米加长到10米,发车间隔也从30分钟缩短到20分钟。

  公交车迎着晨光出发,沿途会经过七八个村,陆续有菜农上车,车厢里飘起蔬菜的清香,菜农们聊收成、谈行情、唠家常,笑声不时响起。

  约1个小时后,公交抵达终点站。菜农们步履不停地赶往附近的柏家塘农贸市场,开启一天的买卖。唐小英也找了个显眼的位置,开始摆摊卖菜。

  日头渐渐升高,摊位上的蔬菜慢慢变少,不到九点,不少菜农已经卖空。唐小英只剩下嫩南瓜等蔬菜,她数着零钱,计算着今天的收入:“今天卖得不错,一共145块钱!”

湖南长沙233路“菜农专线”护航新鲜生意_fororder_mmexport1756454441921

赚到满意的收入,唐小英很开心 摄影 李豆

  唐小英收拾好东西,启程回家,家里的菜地还等着她回去照料。回程的东西空了不少,她脚步轻盈,大步向前,九点的朝阳洒在她身上,暖融融的。

  截至目前,长沙全市城乡公交线路超过200条,城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率超过85%。233路公交是其中温暖的连接线之一,把田间的新鲜送到城里人的手里,也把生活的希望,稳稳递到了菜农的心坎上。

编辑:李媛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