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是我家 | 生态守护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12 17:29:06

  9月11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深入张掖市肃南县巴尔斯生态旅游景区,实地观察这片“祁连山秘境”如何在守护生态本底的同时,激活乡村经济发展动能。巴尔斯生态旅游景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从2000米延伸至5118米的巴尔斯圣山主峰,3100米的垂直高差孕育出冰川、雪山、天池、高山草甸、古冰川遗迹等多元景观,因地质遗迹的稀有性与自然风光的优美性,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作为甘肃唯一的山地户外型生态旅游景区,这里不仅是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当地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的实践阵地。

张掖肃南巴尔斯景区:生态守护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_fororder_22

优美的自然风光

  爱上一座山,保护一座山。在生态保护工作中,景区始终坚守“最小干预”原则。景区开发初期便以国家公园建设标准为指引,栈道等游览设施均采用环保立体架空方式搭建,避免破坏地表植被;游客游览线路和活动范围经过科学划定,单日最大接待量严格控制在5000人次,从源头减少人流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景区配备专职环卫人员负责垃圾清理,设置巡护员对核心区域进行日常巡查,所有垃圾与污水均转运至山下指定地点集中处理,确保生态环境不受旅游活动影响。

  生态保护的坚守,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巴尔斯景区作为肃南县重点招商引资旅游项目,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累计投入786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徒步步道等配套设施,并于2019年正式试运营。景区的发展,直接带动其所在的大河乡西岔河村实现转型——这个曾以传统畜牧业为主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借助景区资源逐步发展生态旅游,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

张掖肃南巴尔斯景区:生态守护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_fororder_23

景区风貌

  为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景区与西岔河村党支部共同探索出“党支部+景区+集体经济+农牧户”的运营模式。村党支部牵头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旅游;旅游协会负责从业人员培训、服务标准统一与食品安全监管;企业承担景区推广、线路设计与游客招揽工作;村民则通过经营牧家乐、提供骑马体验、出租露营场地等方式参与经营。2024年,西岔河村全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其中巴尔斯景区入园游客12.6万人次,全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60万元,旅游经营户户均收入超5万元;景区还直接带动150名当地群众就业,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3万元以上。

张掖肃南巴尔斯景区:生态守护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_fororder_24

山峦与日光交相辉映

  此外,巴尔斯景区的区位优势也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提供助力。景区距张掖市区136公里、兰新高铁高台站55公里、G30高速36公里,与张掖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峡谷、嘉峪关关城等知名景点形成2小时旅游经济圈,有效串联起甘肃西部旅游资源,为当地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添砖加瓦。

张掖肃南巴尔斯景区:生态守护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_fororder_25

游客在景区感受自然力量

  从守护冰川雪山的生态屏障,到带动村民增收的经济引擎,巴尔斯生态旅游景区用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如今,这片祁连山下的秘境,正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图景,为河西走廊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可借鉴的“巴尔斯样本”。(文 马心雨 巴尔斯生态旅游区供图)

编辑:王奇英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