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长春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19岁的张功润,来自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双目失明。
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576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的针灸推拿学专业。
张功润出生便患有多种先天性眼疾,仅存微弱光感。父母带他辗转长沙、广州等多地求医,却终获“无法治愈”的诊断。面对现实,张功润母亲杨立娇毅然选择另一种方式的坚守:不让儿子因残疾而自我设限,从小便把张功润当正常孩子培养,要求他学会洗衣、做饭、炒菜。
从小学到高中,张功润在长沙特殊教育学校度过了13载春秋,一直成绩优异。初中时,他曾参加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荣获一等奖。
凭着优异成绩升入高中后,课程难度大增,尤其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极具挑战。对此,张功润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法——使用3D打印笔将几何图形打印出来,通过触摸来理解空间结构,一点点攻克难题。
张功润平时使用盲文写字板和3D打印笔学习 摄影 吕伟铭
“高中学习压力大时,他会主动带着同学唱歌缓解压力,帮助同学排忧解难。”班主任张瑞娟印象里的张功润,乐观向上、热心助人。他这种乐观的心态,感染着班里每一位同学。
张功润在求学之路上得以坚持,除了对知识的渴望,还得益于家人的支持。他的爷爷张波在长沙陪伴七年,后因病回家休养。父亲张尔琳为了让他不缺家庭的温暖,在长沙租房四年,照顾他的同时兼顾城步的工作,不辞辛劳地两地奔波。
当长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时,这位坚强的父亲喜极而泣。张功润特意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恩之情。
张功润(左)和父亲张尔琳(右) 摄影 吕伟铭
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张功润充满期待。除了主修针灸推拿专业,他还计划选修汉语言文学,延续对写作的热爱。“希望残疾人朋友多学习新事物,善用科技辅助生活,多出去走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笑着说。
光明在心,何惧黑暗?他的人生新章,才刚刚开始。(文 吕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