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确认,联合国秘书长根据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相关条款,安理会此前通过的六项涉伊朗制裁决议自美东时间9月27日晚8时起重新生效。
01 伊朗多个领域将受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分析认为,联合国对伊朗制裁措施的重启,将对伊朗多个领域产生影响。
首先会影响到伊朗的核能和导弹技术领域。其次伊朗的金融领域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包括科技和人才交流,以及交通运输等等。
从以往的效果看,联合国的相关制裁再加上美国的单边制裁,对于伊朗包括油气出口等都会形成巨大的影响。此外,伊朗与外部的金融联系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02 西方的强盗逻辑
9月28日当天,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致函多国外长强调,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主张没有任何法律依据。阿拉格齐指出,此类行为不仅与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的文本和精神相违背,而且严重削弱了安理会的地位和多边外交的信誉。
阿拉格齐在信中强调,美国早已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三个欧洲国家也长期违反承诺,因此无资格援引第2231号决议。美欧有关主张实质上是重写国际法、滥用联合国,严重削弱安理会地位并破坏国际防扩散体系。田文林表示,伊朗的主张是有道理的。
伊核协议在2015年达成以后,伊朗基本上是遵守了伊核协议的相关规定,特朗普2018年上台后,美国单方面撕毁了伊核协议,并重新加大了对伊朗的相关制裁,而欧洲三国事实上也是协议的破坏方。从时间顺序来看,实际是西方没有遵守这个协议在先。
现在双方包括欧洲三国,以伊朗没有遵守伊核协议为由,对伊朗进行制裁,其实这本身也是带有明显的强盗逻辑色彩。
03 伊朗:拒绝接受
针对重启对伊朗制裁,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表示,没有任何国家有法律义务遵守这些制裁措施,伊朗也没有义务遵守这些非法的要求,包括暂停铀浓缩活动。他同时强调,如果任何国家想对伊朗采取行动,它将面临伊朗的严厉报复。
面对制裁,伊朗的报复措施会有哪些?田文林认为,伊朗可能会采取三种报复手段。
第一,继续推进伊核计划,包括提升浓缩铀的浓度,朝着拥有核武器的方向发展。这其实是西方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继续发展它的导弹技术,通过提高军事威慑能力,来对西方、包括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进行反制。
第三,在可能的情况下,伊朗也会选择是否退出核不扩散机制。这样就会使双方未来在核问题上的谈判彻底失去前提和基础。
田文林同时指出,伊朗可能会部分采取上述措施,但总体来说伊朗也不愿意和西方彻底撕破脸,并且仍希望西方能够缓解对伊朗制裁。所以,有些举措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应该轻易不会使用。
04 欧洲:弄巧成拙
在欧洲方面,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29日表示,恢复对伊朗核计划的广泛制裁不意味着与伊朗外交对话的终结。卡拉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实现伊朗核问题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一方面是推动联合国恢复对伊朗制裁,另一方面又声称愿意和伊朗展开对话。如何理解欧洲的这一态度?田文林认为:
欧洲国家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压促谈,是一个惯用伎俩。欧洲想通过在伊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来显示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但如果伊核问题恶化,对欧洲国家来说同样是不可承受的巨大外交代价。所以,这些欧洲国家也希望能够继续遏制或者说阻止伊朗朝着核武化方向发展。通过宣称可以继续保留外交谈判的可能性,以此来缓解伊朗做出极端反应的可能性。
但现在的局势发展,恰恰是欧洲自己的政策把伊核问题的解决朝着一个复杂化和对抗化的方向推进。再联系到6月,以色列、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就使得伊核问题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越来越难。